中国广电总局近期发布的《5G广播技术白皮书》明确了5G广播(5G NR广播)的发展路径,提出2025年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的目标,标志着广电系在5G差异化竞争中的关键布局。以下从技术特性、产业影响及实施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

  1. 5G广播的核心技术突破

• 与传统5G的差异
5G广播采用单播+组播+广播融合传输(基于3GPP R17标准),通过广电700MHz频段实现:

◦ 广域覆盖:单基站覆盖半径达10-20公里(是普通5G的3倍),适合农村、山区等场景;

◦ 高并发能力:同一内容可同时向百万级终端推送(如赛事直播、应急警报),避免网络拥塞;

◦ 零流量消耗:用户接收广播内容不计入套餐流量(商业模式创新点)。

• 与现有广播技术对比

技术指标 5G广播 传统DTMB地面波 互联网OTT
覆盖成本 低(复用5G基站) 高(需独立发射塔) 依赖宽带基础设施
互动性 支持双向交互 单向传输 双向但依赖CDN
典型应用 8K超高清、车载广播 标清电视信号 点播视频

  1. 白皮书关键目标与实施路径

• 2023-2025年里程碑

◦ 2023年:完成10个试点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网络建设,验证冬奥会8K广播等场景;

◦ 2024年:覆盖50%地级市,重点部署“应急广播+智慧交通”应用;

◦ 2025年: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市覆盖,用户终端渗透率超30%。

• 频谱资源利用
广电独有的700MHz(n28)频段将作为广播主频段,结合4.9GHz(n79)补充热点区域容量,形成“低频广覆盖+高频大带宽”协同。

  1. 产业协同与商业化前景

• 终端生态建设

◦ 手机端:华为、小米等厂商已在新机型预装5G广播接收模块(如Mate60系列);

◦ 车载场景:比亚迪、蔚来等车企计划2024年量产支持5G广播的车机系统;

◦ 电视终端:海信、TCL将推出内置5G广播接收功能的智能电视。

•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购买广播服务(如农村地区政策宣传);

◦ 付费内容分发:体育赛事、演唱会直播的付费订阅;

◦ 广告精准投放:基于位置的广播广告推送(如商圈定向营销)。

  1. 挑战与应对策略

• 标准碎片化风险
全球5G广播标准尚未完全统一(如欧洲采用LTE-based 5G Broadcast),广电需推动国产标准(如3GPP NR广播)成为国际选项。

• 用户习惯培养
当前消费者对“广播”认知仍停留在传统FM/AM,需通过免费试用+优质内容(如独家体育版权)教育市场。

• 网络协同问题
需与三大运营商共建共享基站(尤其是农村地区),降低部署成本。

  1. 长期战略价值

• 国家应急体系升级
5G广播可秒级触达所有终端,成为地震、洪涝灾害预警的核心通道;

• 6G技术储备
广播与通信的深度融合(如AI动态组播)将为6G天地一体化网络提供验证场景。

总结:广电总局通过《5G广播技术白皮书》确立了“内容+网络+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路径。若2025年目标顺利实现,中国或将成为全球5G广播商用标杆,同时为广电5G在ToG(政府)和ToB(企业)市场开辟新增量。下一步需关注终端补贴政策及地方试点落地进度。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广电总局印发《5G广播技术白皮书》:2025年覆盖所有地级市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078.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3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