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内容产业的“比特流水线”
【行业趋势分析】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4000亿元。在媒体领域,全球76%的头部机构已部署AI生产系统,但普遍面临“数据孤岛、场景割裂、伦理风险”三大痛点。中国广电依托覆盖全国8亿用户的媒体数据湖,构建“算力集约化、能力组件化、服务标准化”的AI中台,实现日均处理2.1亿条媒体素材,内容生产效率提升15倍,违规内容拦截率达99.97%,开创“人机协同、跨域共享、可信可控”的智能媒体新范式。
【中国广电技术突破】
- 全模态内容理解引擎
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GuangDian-M6):
- 参数量级达1.2万亿,支持文本、图像、音视频跨模态检索
- 新闻要素提取准确率98.7%(标题、时间、地点等)
- 敏感信息识别覆盖23类风险,误杀率<0.03%
技术创新:
全球首个通过AIIA三级安全认证的媒体AI模型。
- 智能生产流水线
新闻自动化生产:
- 5分钟生成冬奥赛事图文快讯,错误率低于人工50%
- AI虚拟主播支持11种语言实时播报,唇形同步误差<30ms
影视智能剪辑:
- 基于情感曲线自动组接镜头,《觉醒年代》纪录片剪辑效率提升8倍
- 4K修复系统日均处理300小时历史影像,划痕消除率99%
广告智能创编:
输入商品信息自动生成30秒创意视频,转化率提升23%。
- 可信传播治理体系
区块链溯源技术:
- 记录内容从采集到分发的全生命周期
- 虚假新闻溯源准确率达92%
联邦学习平台:
在31家省级广电部署节点,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伦理审查系统:
自动识别暴力、偏见等12类伦理问题,覆盖98%文化场景
【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二十大报道智能舰队
技术应用:
- 实时转写总书记讲话,准确率99.2%
- 自动生成15语种外宣稿件,覆盖160个国家
- AI解读长图在社交平台传播量超7亿次
社会价值:
基层宣传员素材获取效率提升20倍,县级融媒体原创内容增长300%。
- 经典影视AI翻拍工程
《西游记》数字重生:
- 4K修复:还原1986版胶片的原始色彩,分辨率提升16倍
- 智能配音:AI学习六小龄童声线,补录缺失片段
- 特效增强:CG重建蟠桃会场景,粒子数达1.2亿个
播出效果:
年轻观众占比从12%提升至58%,B站弹幕量破千万。
- 突发事件AI响应体系
泸定地震应急响应:
- 10秒内生成震中位置三维地图
- 30分钟产出首支灾区实况短视频
- 智能分发系统精准触达周边500万用户
救援支撑:
通过AI分析求救电话背景音,定位12名被埋群众。
【生态合作伙伴计划】
构建“三位一体”协同网络:
基础研究层:
- 与清华大学共建媒体认知计算实验室
- 联合中科院研发“华夏”多模态数据集(覆盖56个民族语言)
技术转化层:
- 华为昇腾芯片定制AI推理卡,能效比提升3倍
- 商汤科技共建数字人开放平台,孵化200+IP
行业应用层:
- 与人民日报共建“智能编辑部”标准体系
- 在芒果TV部署AI编剧助手,剧本创作周期缩短70%
专项支持计划:
- 设立20亿元“媒体智能新基建基金”
- 发布《媒体AI应用安全白皮书》国家标准
- 建设横琴“元宇宙内容智造基地”
【未来三年发展规划】
- 2024年:实现省级广电AI中台全覆盖,日均处理能力达10亿条
- 2025年:建成多模态大模型训练集群(10EFLOPS),支持1000路并发创作
- 2026年:培育100个AI原生内容品牌,智能生产占比超60%
【结语】
当AI用0.3秒从浩如烟海的素材中精准提取新闻要素,当数字人主播用彝语向大凉山村落传递党的声音,广电AI中台正在重塑内容生产的底层逻辑。这不仅是生产效率的量级跃升,更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通过将专业能力封装为标准化智能服务,让县级融媒体的编辑与央视团队共享同等技术底座,让白发苍苍的档案修复师与Z世代UP主在数字流水线上协作共创。在这条“比特重塑内容”的新航道上,中国广电既是媒体智能化的赋能者,更是守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数字卫士。当机器的算力与人类的创造力深度融合,一个“人人可创作、处处有智能”的媒体新纪元正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