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遇:黄金频段与共建共享模式的双重红利

700MHz频段的技术优势

中国广电持有的700MHz频段被誉为“黄金频段”,具备信号覆盖广(单基站覆盖半径是2.6GHz频段的3倍以上)、穿透力强(可穿透复杂建筑环境)等特性 。这一频段特别适合广域覆盖场景,例如农村、山区、城市地下室等传统网络盲区。截至2024年,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共建的700MHz 5G基站已超57.8万座,实现全国乡镇连续覆盖和农村有效覆盖 ,显著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单基站覆盖成本仅为高频段的1/5) 。

共建共享模式的成本优化

与中国移动的深度合作成为广电5G快速部署的关键。双方通过共享基站、频谱、核心网等资源,既解决了广电初期技术积累不足的问题,又避免了重复投资。例如,2021年双方共建20万座基站,2024年进一步扩展至全网覆盖 。这种模式被国际通信行业视为低频段共建共享的全球首创案例 。

差异化业务拓展空间

依托广电传统内容优势,5G NR广播技术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该技术支持广播、组播、单播混合传输,可应用于应急广播(如台风预警)、超高清赛事直播(如万人同频无卡顿观赛)、车联网等领域 。2023年成都启动的“5G广播电视试验网”已验证其技术可行性 ,未来有望成为广电在物联网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二、挑战:市场竞争与生态整合的深层矛盾

存量市场竞争压力

截至2025年,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的5G用户总数已突破10亿,而广电5G用户虽快速增长,但市场份额仍不足5% 。用户获取需直面三大运营商的“固移融合套餐”壁垒(如捆绑宽带、电视服务),而广电初期仅推出单产品套餐,缺乏全业务竞争力 。

技术与运营能力短板

广电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运维经验相对薄弱。例如,700MHz频段需解决与现有4G/5G网络的兼容性问题,基站部署中面临农村电力供应、铁塔租赁等实操难题 。此外,5G网络的高运维成本(年维护费用约占总投资的20%)对广电资金链构成压力 。

全国一网整合的复杂性

尽管已完成24个省级网络公司整合,但市县两级网络资产评估分歧、地方利益协调等问题仍存。全国统一运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导致部分区域存在业务协同低效、品牌认知度分散等问题 。

 

三、破局路径:技术迭代、生态合作与场景深耕

深化共建共享与技术攻坚

继续推进与中国移动的“2.0阶段合作”,重点提升网络质量(如5G-A网络部署支持3Gbps峰值速率) ,并通过RedCap技术降低物联网终端成本,拓展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B端市场 。

加速三网融合与内容创新

推动有线电视网、5G网、宽带网的业务协同,开发“电视+5G+云计算”融合套餐。例如,江苏“荔枝云”、广东“珠江云”等平台已实现内容制作与分发的云端一体化 ,未来可结合AI生成技术(如虚拟数字人、智能剪辑)降低超高清内容生产成本 。

聚焦垂直场景与公共服务

在智慧矿山、海事通信等政企领域深化合作(如内蒙古矿山5G远程操控系统) ,同时发挥应急广播的公益属性。2023年广电应急广播累计发布预警信息207万次,在灾害响应中凸显社会价值 。

 

四、未来展望

到2026年,随着5G-A技术普及和全国一网整合完成,中国广电有望实现5G用户突破1亿户,在文化专网、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占据2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发展路径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承载着打破通信垄断格局、推动媒体融合的国家战略使命。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广电的5G之路,既是技术突围,更是体制创新的长征。”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破局与新生:中国广电5G网络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349.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6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