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理范式:从“攻坚战”到“系统治理”

三级投诉闭环与标准体系化

广电总局构建“总局-省局-市场主体”三级投诉处理体系,通过电话、邮件、官网等全渠道覆盖用户诉求,形成“受理-核实-处理-回访”72小时闭环机制。截至2025年3月,累计处理投诉726件次,用户满意度达90% 。同时,出台《有线电视业务技术要求》等三项行业标准,明确收费包数量上限(影视类1个、非影视类5个)、免费专区占比不低于30%等硬性指标,推动治理从个案解决转向制度固化 。

跨部门协同与行业联动

联合工信部、文旅部等8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周调度、月评估”机制。例如,文旅部门将电视操作便捷性纳入酒店星级评定指标,市场监管总局强化违规收费执法,形成“全国一盘棋”治理合力。截至2024年底,全国20万家酒店、1100万间客房实现开机即直播,机场、高铁站贵宾室接入合规信号源覆盖率超90% 。

 

二、技术创新:硬件革命与智能交互的双轮驱动

插入式微型机顶盒与三模遥控器

针对传统机顶盒体积大、操作繁琐的痛点,广电总局研发插入式微型机顶盒(体积缩小至传统设备1/3,重量不足50克),支持4K超高清传输并兼容现有网络架构。配套三模通用遥控器(红外、蓝牙、星闪协议),实现“一机顶盒兼容多网络、一遥控器控制全终端”,北京、上海等地试点用户达1.4万户 。该技术被国际通信联盟评价为“发展中国家解决数字鸿沟的创新样本”。

AI赋能与数据安全升级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构建“观看习惯模型”,动态推荐免费内容专区,点播转化率提升25%。同时,广电云南公司推出“云密码服务”,通过国密算法实现数据传输全链路加密,用户敏感信息泄露风险降低80% 。

 

三、用户价值: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场景跃迁

普惠服务与精准分层

老年群体:推出“银龄服务包”,覆盖超500万老年人,通过方言语音控制、大字体界面降低使用门槛,65岁以上用户满意度达92% 。

亲子家庭:上线“儿童锁”功能,防止误操作扣费;集成K12同步课程与AI督学报告,家长端App使用率提升58% 。

公共空间服务延伸

在酒店、机场等场景部署“便捷看电视”方案,华住集团旗下9000家酒店通过简化操作流程,入住率提升5%;全国255家机场贵宾室实现合规信号全覆盖,日均服务旅客超200万人次 。

 

四、产业联动:从治理破局到生态繁荣

产业链协同创新

推动“机顶盒-电视机厂商-内容平台”生态重构,华为、海信等15家企业联合研发机顶盒内置化电视,预计2026年量产;芒果TV、爱奇艺等平台共享免费内容库,经典剧目点播量突破1.89亿次 。

内容供给与文化赋能

“重温经典”频道用户数突破6580万,衍生汉服、盲盒等文创产品销售额超2亿元;纪录片《中国官箴》通过4K修复技术激活廉洁文化传播,青少年观众占比提升至28% 。广电总局联合国铁集团开展“微短剧+旅游”展播活动,《滨海如梦令》等作品覆盖26万块高铁屏幕,带动沿线文旅消费增长12% 。

 

五、未来展望:治理效能与行业振兴的双向奔赴

到2026年,“双治理”工程将实现三大跃升:

技术普惠化:插入式机顶盒覆盖超1亿家庭,三模遥控器普及率突破60%;

服务生态化:构建“电视即服务”(TaaS)平台,连接智能家居设备超10亿台;

内容全球化:推动《西游记》《苏东坡》等IP多语种改编,通过海外流媒体输出中华文化符号 。

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2024年全国直播频道月活跃率达62.2%,有线电视缴费用户8年来首次正增长,印证了“治理破局-用户回流-产业振兴”的正向循环 。正如广电总局局长曹淑敏所言:“这场治理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广电行业重拾初心的涅槃之旅。”未来,随着《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方案》落地,广电行业将以“双治理”为支点,撬动文化强国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长效治理与生态重构:广电“双治理”工程的深化路径与行业赋能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358.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6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