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算力筑基:构建全域智能化的数字底座

国产化算力网络布局

广电企业加速推进算力基础设施的国产化转型,通过“云网协同”架构整合国产AI芯片资源。例如,华数集团依托“华数云”平台打造覆盖全国的智能算力调度网络,实现浙江省内算力资源的动态调配与跨区域整合,形成“算力即服务”(CaaS)的新模式 。同时,通过信创适配实验室对软硬件进行兼容性测试,确保异构系统的高效协同,为智慧监管提供弹性算力支撑。

分布式算力与安全防护

广电总局构建的“安播链”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内容传播全流程溯源,其分布式账本特性既保障数据安全,又通过边缘计算节点降低传输时延。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春晚直播中,数字水印技术与分布式算力结合,盗版识别效率提升90% 。此外,智能调度平台结合可信计算技术,构建覆盖内容审核、网络安全监测的“算力-数据-模型”三位一体防护体系 。

 

二、模型创新: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场景化落地

广电垂类大模型开发

针对行业痛点,广电企业深耕专业领域模型研发。华数集团推出面向政务、文旅、内容生产的垂类大模型,例如“AI+纪检”模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识别敏感信息,辅助廉政宣传内容审核;“AI+经典IP”模型则对《西游记》《苏东坡》等作品进行多模态解析,生成跨语种文化传播素材 。广东省广电局探索构建“广电行业大模型”,实现意识形态与价值导向类违规内容的自主研判,监管效率提升40% 。

模型训练与数据资产化

广电行业通过数据治理激活历史资源价值。例如,“重温经典”频道累计15.4亿小时收视数据被用于训练内容推荐模型,用户点播转化率提升25%;华数集团构建高质量数据集,涵盖政务、文旅等10个领域超500万条标注数据,为大模型提供“知识燃料” 。数据资产化管理不仅支撑模型迭代,更为文创衍生品开发(如汉服、盲盒)提供用户偏好分析依据 。

 

三、生态协同:从技术赋能到产业共振

“监管-服务-产业”闭环构建

广电总局推动“双治理”工程与AI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治理效能与商业价值的正向循环。通过插入式微型机顶盒部署、同轴直连电视试商用等举措,用户操作复杂度降低70%,同时依托大模型实现广告精准投放(如古装剧场景推送汉服广告),点击率提升3倍 。重庆、广东等地建设的“全媒体监测监管云平台”,整合广播电视、IPTV、短视频等9大业务系统,实现“监测-预警-处置”全链条自动化 。

跨界融合与民生服务渗透

广电AI+战略向智慧城市、银发经济等领域延伸。华数集团推出“AI+养老”服务,通过电视大屏实现远程医疗问诊与健康数据管理,日均服务老年用户超500万人次;浙江省“电视问诊”系统结合AI诊断模型,为老年用户提供用药提醒与电子病历匹配,覆盖超500万家庭 。此外,广电与文旅部门联动开展的“微短剧+旅游”展播活动,带动沿线消费增长12%,实现文化传播与经济效益双赢 。

 

四、未来图景:从技术突破到全球标准引领

到2026年,广电AI+战略将实现三大跃迁:

智算泛在化:全国超1亿家庭部署微型智能终端,三模遥控器普及率突破60%,算力网络延迟压缩至20ms以内 ;

监管全球化:推动《西游记》《苏东坡》等IP多语种改编标准输出,参与国际超高清与区块链技术标准制定 ;

服务人本化:脑机接口、手势控制等新型交互方式进入试点,构建“电视即生活”的无感化服务生态 。

正如华数集团所言:“人工智能+广电不是选择题,而是行业涅槃的必答题。”这场以智算与模型为双翼的变革,正在书写广电从“功能媒介”向“智慧中枢”转型的新篇章。未来,随着《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方案》落地,广电行业将以AI+为支点,撬动万亿级文化科技生态的爆发式增长。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智算筑基与模型赋能:广电AI+战略下的智慧监管与服务升级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363.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6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