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突破:生成式AI驱动的工业化生产体系

全链路智能化内容生产

广电行业通过生成式AI技术实现内容生产全流程的工业化转型。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多模态模型,在新闻采编、纪录片制作中实现素材检索效率提升70% ,而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成章”工具日均生成文本超296万字,覆盖104家媒体机构 。广西广电网络推出的“一键成片”功能,结合DeepSeek大模型实现日均生成6000条短视频,人工成本降低50% 。

垂直领域大模型深度适配

广电企业加速垂类模型研发:湖北广电网络“楚韵智能体”融合方言理解与文化资产,审核效率提升40% ;上海广播电视台“Scube智媒魔方”集成30余种AI原子能力,支持多语种同传与智能剪辑,全国两会报道素材处理效率提升5倍 。中国广电云平台部署DeepSeek模型,在音视频采编环节实现版权追溯准确率达90% 。

 

二、标准引领:从技术自主到全球规则制定

超高清技术标准输出

广电总局主导的AVS3视频编码标准成为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下一代超高清标准,HDR vivid与Audio vivid技术实现端到端产业链布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春晚直播初步实现制播设备国产化,盗版识别效率达90% ,为国际超高清产业贡献“中国方案” 。

区块链与AIGC国际标准共建

广电总局“安播链”系统被国际通信联盟评价为“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治理的创新样本”,其区块链框架向东南亚、非洲推广 。中国广电联合国际组织制定AIGC内容标识、多语种IP改编等10项标准,推动《西游记》《苏东坡》等IP多语种素材登陆Netflix、Disney+平台 。

 

三、生态共建:全球算力协作与文化数字化出海

跨国算力网络协同

中国广电构建“1+7+31+N”分布式算力体系,贵州枢纽节点通过“大衍”系统连接欧洲、东南亚数据中心,支撑跨国气象数据联合计算,算力交易规模突破28.85亿元 。华数集团与中东运营商共建“文化云底座”,推动阿拉伯语版《墨子》宣传片全球分发 。

文化IP全球化运营

“重温经典”频道衍生汉服、盲盒等文创产品销售额超2亿元 ;纪录片《中国官箴》通过4K修复与多模态解析生成多语种素材,覆盖全球5亿用户 。芒果TV《乘风2024》《歌手2024》等节目通过AI多语种适配,登陆Disney+等平台,成为文化出海的标杆案例 。

开源生态与普惠实践

DeepSeek-R1模型以MIT协议开源,推理成本仅为同类模型的1/30,使中小型广电机构首次具备AI深度定制能力。江西新闻客户端接入后,用户推荐精准度达92% ,而亚马逊云科技与F1合作开发的4PB媒资智能分析系统,为全球内容二次创作提供新范式 。

 

四、未来图景:从技术普惠到文明互鉴

到2026年,广电AI生态将实现三大跃迁:

生产工业化:生成式AI工具覆盖90%内容生产机构,影视制作周期从月级压缩至小时级;

标准全球化:主导超高清、区块链等8项国际标准,文化数字产品覆盖全球10亿用户;

服务无界化:脑机接口、全息交互等新型终端普及率超30%,构建“无感化”全球文化中枢。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生成式跃迁与全球协同:广电AI+战略下的工业化生产与国际传播升维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380.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6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