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权责清晰化:切割代理方与最终用户法律关系
用户协议模板化
明确约定“代理方仅为运营商授权服务商”,用户权益直接绑定广电官方(如《入网协议》中注明“本服务由中国广电提供,代理方不承担资费争议责任”)。
关键条款加粗提示:套餐有效期、违约金计算规则、套餐变更限制(如“合约期内不得降档”需用户手写确认)。
代理协议兜底条款
设置“风险隔离条款”:因广电网络故障、政策调整导致的用户损失,由总部承担赔偿责任,代理方仅承担协助义务。
禁止超范围授权:明确代理方不得以“中国广电分公司”名义对外签署文件,避免表见代理风险。
二、用户数据合规:个人信息处理全链路合规
最小必要原则采集
仅收集办理流量卡必需信息(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禁止强制获取通讯录、位置信息等无关数据。
用户首次激活时同步弹出隐私政策弹窗,采用“勾选同意”而非默认勾选。
数据安全技术防护
部署加密传输通道(如SSL证书),用户身份证照片上传后立即脱敏处理(如马赛克覆盖部分字段)。
定期销毁纸质工单:用户办卡留存的身份证明复印件需在开卡后7日内粉碎,保留电子档案至少2年。
三、广告宣传合规:杜绝诱导性话术
套餐描述三要素法则
所有宣传物料必须包含:资费金额(如“月费39元”)、流量额度(如“30GB通用流量”)、限制条件(如“定向免流仅限抖音APP”),缺一不可。
禁用“无限流量”“永久免费”等绝对化用语,违者可能触犯《广告法》第28条。
动态内容审核机制
地推人员朋友圈推广文案需经总部审核后方可发布,重点核查“限时优惠”“赠送福利”等易引发纠纷的表述。
对线下物料(如横幅、展架)实行“一地一备案”制度,禁止擅自修改总部提供的标准宣传内容。
四、服务质量控制:规避违约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质量承诺
在用户协议中明确写入“运营商需保障基站覆盖率≥90%”,若因信号问题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代理方可凭运营商故障证明免责。
建立“客诉分级响应机制”:普通投诉24小时内解决,重大投诉(如费用争议)48小时内出具书面处理方案。
设备合规性管理
合约机采购需取得工信部进网许可证,禁止销售未认证设备(如山寨路由器),否则可能构成“欺诈销售”。
设备说明书需标注“性能参数不作为赔付依据”,避免用户以“网速不达标”索赔。
五、反不正当竞争:防范行业违规红线
区域保护合规边界
代理协议中不得约定“独家垄断条款”,否则可能违反《反垄断法》第13条。建议采用“软性保护”:总部承诺优先分配本地客户资源。
禁止恶意举报竞争对手:如发现代理方伪造证据向通管局投诉同行,立即终止合作并追偿损失。
佣金结算透明化
佣金计算公式需写入合同附件(如“用户月消费×15%”),避免口头承诺引发纠纷。
设置“佣金异议期”:代理方收到结算明细后3日内可提出核对申请,超期视为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