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画像分析:最青睐广电流量卡套餐的人群基于市场调研与用户行为数据,广电流量卡套餐的核心用户群体可分为以下五类,其选择动机与广电的产品特性(大流量、低时延、技术融合)紧密相关:

 

  1. 年轻潮流人群(18-35岁)

特征:以Z世代为核心,追求科技感与娱乐体验,日常依赖短视频、直播、云游戏等高流量场景,对价格敏感但愿意为增值服务付费(如VR、数字人民币权益)。

行为偏好:

偏好“无限流量+数字人民币”套餐,月均消费89元,高于行业均值。

活跃于元宇宙生态,870万月活用户使用VR设备参与虚拟社交、游戏和购物。

驱动因素:

广电SA网络低至1ms的时延保障流畅游戏体验,700MHz频段覆盖广,满足移动场景需求。

与华为、PICO等厂商合作推出“流量卡+VR设备”捆绑套餐,价格降低33%,吸引尝鲜用户。

 

  1. 下沉市场实用型用户(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居民)

特征: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注重性价比,对套餐流量需求大但预算有限,依赖流量进行基础娱乐(短视频、在线视频)和实用功能(导航、社交)。

行为偏好:

选择低价大流量套餐(如29元/月含100GB定向流量),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达37%。

64%为双卡用户,广电卡作为主卡满足日常流量需求,副卡用于备用或家庭共享。

驱动因素:

广电通过与中国移动共建700MHz基站,下沉市场覆盖率提升至73%,信号稳定性优于其他运营商。

定向流量包精准匹配短视频平台(如抖音、B站)需求,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3小时。

 

  1. 中小微企业商务用户

特征:中小企业主、自由职业者及远程办公人群,依赖稳定网络支撑业务,需求场景包括云会议、移动办公和数据传输。

行为偏好:

选择“流量+云服务”政企套餐(签约客户数环比增长25%),绑定企业邮箱、云存储服务。

对网络时延和安全性要求高,依赖广电边缘计算(MEC)优化远程协作体验。

驱动因素:

广电提供定向流量包和云服务捆绑,降低企业通信成本,满足灵活办公需求。

SA网络切片技术保障商务场景下的带宽稳定性,时延控制在5ms以内。

 

  1. 科技尝鲜者与早期技术采纳者

特征:对新技术(VR/AR、区块链、元宇宙)有强烈兴趣,愿意为创新功能付费,活跃于新兴内容生态(如NFT、虚拟地产)。

行为偏好:

购买“流量卡+VR设备”捆绑套餐,参与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Q1链上交易量环比增120%)。

使用广电SA网络低时延特性体验云游戏、虚拟演唱会等场景。

驱动因素:

广电联合硬件厂商推出补贴政策(如VR设备降价33%),降低尝鲜门槛。

区块链技术支持数字人民币闭环生态,用户可享受“流量消费-支付-返利”一体化服务。

 

  1. 数字人民币早期使用者

特征:关注金融科技,偏好无现金支付,认可数字人民币的安全性与便捷性,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红包、跨境支付等试点活动。

行为偏好:

使用广电SIM卡硬钱包功能,通过NFC完成交通、零售支付。

利用数字人民币定向优惠(如流量充值返利)降低通信成本。

驱动因素:

广电与央行合作推动数字人民币闭环生态,用户可无缝衔接流量消费与支付场景。

硬件钱包功能嵌入SIM卡,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提升支付效率。

 

用户画像总结

年轻潮流人群:追求大流量与娱乐体验,通过VR和元宇宙场景深度绑定。

下沉市场用户:价格敏感但需求明确,低价大流量套餐+双卡策略满足其实用性。

商务用户:依赖稳定网络与云服务,广电通过政企套餐切入企业市场。

科技尝鲜者:追逐新技术生态,广电以硬件补贴和技术融合吸引早期用户。

数字人民币用户:聚焦金融便利性,广电通过SIM卡硬钱包实现支付闭环。

 

市场启示

精准营销:针对不同群体设计差异化推广策略(如下沉市场侧重线下渠道,科技用户聚焦线上社区)。

生态协同:深化与硬件厂商、内容平台合作,强化“流量+技术+权益”闭环。

终端适配:优化700MHz频段兼容性,降低下沉市场用户使用门槛。

通过以上画像,广电可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巩固在年轻用户、下沉市场及科技领域的竞争优势。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用户画像分析:哪些人群最青睐广电流量卡套餐?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419.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7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