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算升级:从算力集约到文化中枢网络
高密度算力集群与边缘协同
中国广电加速构建“1+7+31+N”分布式算力体系,依托液冷技术、模块化电力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30kW,支撑千卡级AI训练集群部署 。湖北广电光谷智算中心部署算力规模达25000P,服务互联网企业算力租赁需求,并布局广电5G+北斗、元宇宙等前沿领域 。同时,边缘节点通过轻量化模型实现本地化推理,如江西广电用户推荐精准度达92% 。
云网端一体化架构
广电CBNET骨干网与5G-A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有线+无线+卫星”全域覆盖,支撑超高清内容端到端传输效率提升70% 。青岛广电通过建设CBNET骨干直联点,打造北方沿海核心文化数据交换中心,贯通文化资源存储、传输与交易全链路 。
二、区域协同:从“东数西算”到文化数字化联动
跨区域算力调度与资源共享
贵州枢纽节点依托风电资源实现年均碳排放强度下降65%,鄂尔多斯璇玑智算中心成为“东数西算”绿色标杆 。山东广电通过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连接136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动文化数据资源垂直开发,月活用户突破100万 。
文化数字化产业带构建
湖南广电整合芒果生态资源,打造“数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集聚全球数字馆藏,活化文物资源 。福建广电依托“文化数据要素市场”,推动非遗数字化、古籍修复等场景的国产模型规模化落地,探索文化数据金融价值 。
三、生态融合:从技术赋能到价值共生
AIGC驱动文化生产范式变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千秋诗颂》系列通过生成式AI覆盖全球5亿用户,纪录片《中国官箴》实现多语种版本全球分发 。山东广电推出AI系列微短剧《汉代画像背后的故事》,结合Sora技术制作《墨子》先导片,构建“AI无界科技工作室” 。
虚拟交互与沉浸式体验
广电行业加速布局脑机接口、全息交互终端,普及率超30% 。湖南广电研发虚拟数字人“小漾”、AI导演“爱芒”,山东广电推出超写实数字人“海蓝”赋能新闻播报与电商直播 。
四、技术赋能:从国产替代到全球标准引领
自主可控技术体系突破
广电主导的AVS3超高清编码标准成为ETSI国际标准,国产AI服务器占比超40%,破解GPU“卡脖子”难题 。华鲲振宇液冷智算设备实现99.999%电力连续性,支撑京津冀、长三角弹性算力需求 。
安全可信与全球规则共建
“安播链”系统通过区块链实现内容全流程溯源,数据泄露风险降低80% 。广电总局联合国际组织制定AIGC版权标识、多模态IP改编等10项标准,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全球落地 。
五、未来图景:从生态升维到文明共生
到2027年,广电行业将实现三大跃迁:
算力泛在化:边缘节点覆盖率达80%,支撑亿级终端实时推理 ;
标准普适化:国产技术占国际标准比重提升至35%,文化数字产品触达15亿用户 ;
文明数字化:基于联邦学习的跨国文化共享平台建成,敦煌数字壁画、故宫文物孪生等IP实现全球协同开发 。
正如福建广电蔡琳所言:“文化科技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未来,广电行业将以“智算深化+全域协同”双轮驱动,推动文化数字化从“中国实践”向“全球共识”升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东方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