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合规动作

严格证件核验

原件核验:用户办理业务时必须出示身份证原件,禁止仅凭复印件或手持照片办理。

活体检测: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如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验证用户本人与证件一致性,避免冒用他人身份。

实名信息全量录入

使用广电官方实名认证系统(如“广电云实名”),确保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字段100%准确录入,禁止手工填写或模糊信息。

对物联网卡、企业宽带等特殊业务,需额外登记使用场景、责任人信息。

禁止二次转售与黑灰产关联

严禁向个人或企业转售未实名登记的电话卡、物联网卡,建立卡号流向溯源机制,防止流入诈骗团伙手中。

对异常高频开卡、批量开卡行为实时拦截并上报反诈中心。

 

二、技术防控动作

嵌入AI风控系统

在业务系统中集成AI风险评估模块,对高风险地区、异常开卡时段(如深夜集中开卡)自动触发预警,人工二次审核。

对频繁更换设备登录、短时间多地IP跳转等行为进行动态监测。

实名信息加密存储

用户身份数据加密存储于本地服务器或私有云,设置分级权限管理,防止内部员工泄露或黑客攻击。

定期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数据安全审计,确保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

 

三、运营管理动作

员工培训与责任绑定

每月开展实名制专项培训,明确违规开卡的法律后果(如《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31条的罚款与刑事责任)。

将实名制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对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

用户风险告知与签署承诺书

在办理环节向用户展示《防范电信诈骗告知书》,明确禁止出租、出售电话卡,并要求签字确认。

对高风险用户(如异地办卡、无固定职业者)增加视频回访环节,留存沟通记录。

 

四、长效监督动作

开卡后实时监测与关停

对新开卡用户进行3个月行为跟踪,发现呼出异常号码(如高频呼叫陌生号码、短信群发)立即停机并移交反诈部门。

建立代理商“红黄牌”制度,对多次违规的代理网点取消代理资格并全网通报。

用户举报与快速响应

在业务系统中嵌入“一键举报”功能,用户发现号码被盗用可即时上报,代理商需在24小时内响应并配合警方调查。

定期向用户推送防诈提醒短信(如“警惕境外来电冒充公检法”)。

 

五、典型案例与工具

案例:某广电代理商通过AI风控系统拦截一批异地批量开卡申请,经人工核验发现为诈骗团伙冒用身份信息,及时避免数千张电话卡流入黑产。

工具推荐:

实名认证系统:广电“睿眼”反诈大数据平台、公安部“云鉴”系统接口。

风险提示物料:反诈宣传海报、短视频模板(供线下网点播放)。

 

六、未来强化方向

政企协同:与公安反诈中心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时获取高危号段名单并拦截。

技术迭代:引入区块链技术记录实名信息流转链条,确保不可篡改。

用户教育:通过直播、社区活动普及“断卡行动”政策,提升公众合规意识。

 

通过以上十项动作,广电代理商可系统性降低实名制漏洞风险,从源头切断诈骗分子利用通信工具实施犯罪的可能,同时规避自身法律与经营风险。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防范电信诈骗:广电代理商落实实名制的事项的十项必做动作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466.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7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