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破局点:精准锁定用户高频需求
本地流量“狂飙”,适配碎片化场景
2024年新套餐将本地流量额度提升至100-150GB/月(如“双百套餐2.0”),覆盖通勤、外卖点餐、本地短视频等高频场景,尤其适合一二线城市中频繁切换地点的用户。
对比移动/联通:传统套餐通用流量占比高,但定向免流范围窄(如仅微信、抖音免流),而广电通过“本地流量包+文旅免流”组合,降低用户实际流量成本。
文旅权益“一步到位”,替代单独购票
联合全国超3000家景区推出“会员年卡”(如199元享全年景点门票5折),并捆绑酒店折扣、接送服务。例如,用户每月支付39元即可免费进入合作景区,远低于单独购票费用。
对比运营商互联网套餐:移动/联通的文旅权益多为单次折扣券,而广电通过年费打包模式,更适合高频旅游用户。
农村市场“低价捆绑”,挤压传统运营商
在乡镇地区推出“5G+宽带+电视”三合一套餐,月费低至69元(含300M宽带、50GB流量、电视会员),直接对标移动“平安乡村”和电信“村村通”计划,但价格更低。
隐性优势:免费赠送智能摄像头或路由器,吸引对智能家居有需求的农村家庭。
二、技术补课:700MHz频段成“防守反击”利器
信号覆盖优化:通过700MHz低频段实现广域覆盖,农村地区基站密度同比提升40%,城市地铁、地下室等场景信号稳定性显著增强。
差异化宣传:主打“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在乡镇推广“5G+直播带货”套餐,为农民用户提供低价上行带宽,吸引农产品电商从业者。
三、价格战“错位竞争”,避开主战场
不拼大流量,专注“小而美”权益:
城市套餐聚焦“本地流量+文旅免流”,而非盲目堆叠通用流量(如移动199元套餐含60GB通用流量)。
农村套餐用“宽带免费装+低价流量”替代运营商的“宽带+流量”捆绑包,降低用户心理门槛。
联合本地商家“私域引流”:与区域连锁超市、餐饮品牌合作,用户通过广电APP领取优惠券,运营商从中抽成反哺套餐成本。
四、潜在短板与应对策略
基站覆盖仍落后:城市核心商圈5G信号弱于移动/联通,建议用户优先选择广电+主卡共享网络。
权益使用门槛高:文旅优惠需提前预约,部分景区限流,需用户主动规划行程。
合约期绑定风险:免费宽带需承诺12-24个月,提前解约可能扣除设备押金。
五、谁该选广电?一张图说清
推荐用户:
✅ 本地通勤族(高频使用本地流量)
✅ 乡村旅游爱好者(年卡覆盖多个景点)
✅ 农村家庭(低价宽带+流量刚需)
✅ 商圈常客(商圈5折+观影券替代日常消费)
劝退用户:
❌ 追求极致网速的科技极客
❌ 需要全国通用大流量的商务人士
总结:广电的“农村包围城市”能走多远?
2024年广电5G套餐的突围逻辑在于“不与运营商拼基础设施,而是用权益和服务换市场”。其成功关键取决于两点:
区域合作深度:能否持续拓展景区、商家资源,让权益真正“值回票价”。
网络质量改善:700MHz频段需加速补盲,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实现连续覆盖。
对用户而言,若您符合上述推荐人群特征,且能接受合约约束,广电套餐确实能省下一笔开支;反之,追求“一步到位”的用户仍需以三大运营商为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