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钱逻辑:用低月费套餐覆盖合约成本

场景1:提前解约,转签广电套餐

假设条件:

当前合约套餐:移动/联通每月199元(含大流量+通话),已履约12个月,剩余12个月,违约金为剩余费用的30%(即199×12×30%=716.4元)。

广电选择:纯流量卡(月租39元,含100GB定向+10GB通用),无需合约绑定。

成本对比:

原合约剩余总费用:199×12=2388元

转广电总成本:违约金716.4元 + 广电套餐39×12=468元 → 合计1184.4元

节省金额:2388-1184.4=1203.6元

场景2:保留原合约,叠加广电副卡分摊费用

操作方式:主卡继续用原合约套餐(每月199元),副卡办广电惠民卡(月租19元,含商圈5折+观影券)。

省钱点:

原套餐不变,但通过广电权益替代日常消费(如商圈餐饮5折省50元/月、观影券省20元/月)。

月省:50+20=70元 → 一年省840元。

 

二、关键操作步骤

核算当前合约违约金:

联系运营商客服,确认提前解约需支付的违约金比例(通常为剩余费用的10%-50%)。

例:剩余12个月×199元=2388元,违约金若为30%,则需支付716.4元。

选择适配的广电套餐:

纯流量需求:选“纯流量卡”(29元/月,定向+通用流量),替代原套餐的流量部分。

综合需求:选“惠民卡”(29元/月),用商圈/观影权益抵消日常开支。

计算总成本:

总成本 = 违约金 + 新套餐月费×剩余月份

对比原合约剩余费用,差值即实际节省金额。

 

三、潜在风险与隐藏成本

网络覆盖问题:

广电700MHz频段广覆盖但穿透力弱,城市高楼、地铁等场景可能信号不稳,影响体验。

应对策略:主卡保留运营商网络,副卡用广电流量卡,优先使用Wi-Fi场景。

合约期绑定陷阱:

部分广电套餐需承诺12个月以上,提前解约可能扣设备押金(如免费送的路由器需归还)。

权益使用门槛:

商圈5折优惠需手动领券,部分商家限流(如每周限用1次),需频繁操作。

 

四、适合人群与避坑指南

✅ 推荐转网用户

高违约金压力者:剩余合约期长(≥6个月),违约金占比高。

流量/权益刚需者:每月流量消耗超100GB,或高频使用商圈消费、观影。

多卡用户:已有主力卡保号,副卡办广电薅羊毛。

❌ 不建议转网用户

低违约金用户:剩余合约期短(≤3个月),违约金低于新套餐成本。

商务人士:依赖稳定通话和高速网络,广电信号可能误事。

设备依赖者:手机不支持700MHz频段(需换机,额外成本约500元)。

 

五、总结:省钱公式与行动建议

省钱金额 = 原合约剩余费用 -(违约金 + 广电套餐总成本)

操作建议:

优先通过APP查询本地广电套餐详情(如“数字乡村套餐”含免费宽带)。

计算违约金后,选择月费低于原套餐均摊值的广电套餐(如原套餐199元/月,广电需低于16.6元/月)。

若追求极致省钱,可主卡保号(移动8元/月),副卡用广电流量卡(39元/月),总成本仅47元/月。

最终提醒:转网前务必线下咨询广电营业厅,确认本地基站覆盖和合约细则,避免因信号差或隐性扣费“省小钱亏大钱”。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合约机用户注意!选择中国广电流量套餐能帮你剩下多少钱?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819.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9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