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基因:6G与广播的深度融合架构

在6G技术预研阶段,中国广电已推动广播需求与通信架构的底层融合。2024年,中国广电在3GPP SA1和RAN全会上提出将广播功能作为6G基础框架的核心模块,成功促成产业链达成共识 。这一突破性进展体现在三大技术特性中:

空口协议重构:基于3GPP R17标准优化的NR广播技术,支持单基站同时服务10万级终端设备,时延控制在20ms以内,满足车联网紧急制动等场景需求 。

频谱效率跃升:通过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700MHz频段频谱利用率提升3倍,单载波可传输8K视频流达120Mbps 。

天地一体组网:联合欧洲卫星公司(SES)等机构,构建低轨卫星+地面基站的混合广播网络,实现南海海域98%的应急广播覆盖率 。

 

二、车联网场景:从安全预警到沉浸交互

广电NR广播技术正在重塑智能交通生态:

道路安全革命

北京门头沟测试路段中,NR广播实现车辆碰撞预警信息50ms级传输,较传统V2X技术提速80% 。

江苏试点项目显示,基于广播的交通态势感知系统,可将高速公路事故响应时间缩短至7秒 。

车载娱乐升级

上海车载终端测试中,NR广播支撑8K全景赛事直播,画面码率达90Mbps且零卡顿 。

深圳开展的LTE-based广播测试证明,682MHz频段可支持车载移动场景下16路4K视角同步传输 。

自动驾驶协同

杭州亚运会期间,广电NR广播为无人摆渡车提供高精度地图实时更新,定位误差控制在5厘米内 。

与毫米波雷达联动的广播感知网络,已在雄安新区实现200米范围内障碍物识别准确率99.3% 。

 

三、元宇宙突破:虚实融合的广播新范式

广电NR广播为元宇宙构建全时全域连接底座:

沉浸式内容传输

冬奥会期间,基于NR广播的VR滑雪直播实现20Gbps峰值速率,时延低于10ms 。

北京亦庄实验室完成8K浅压缩视频流传输测试,码率稳定在1.38Gbps,支撑元宇宙场景渲染 。

分布式算力协同

依托“1+7+31+N”国家文化大数据算力网络,实现200万虚拟角色动作数据的实时广播同步 。

上海元宇宙书店项目中,边缘节点通过NR广播完成3D模型轻量化传输,渲染功耗降低60% 。

交互协议创新

制定《元宇宙广播交互白皮书》,定义9类元数据封装标准,支持数字藏品跨平台流转 。

在虚拟制片场景中,NR广播实现动作捕捉数据与渲染引擎的帧级同步,生产效率提升4倍 。

 

四、卫星协同:全域覆盖的技术跃迁

中国广电通过天地一体化网络突破传统覆盖边界:

海洋经济赋能

联合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为南海作业船只提供4K渔业培训直播,单用户成本下降75% 。

珠海万山群岛测试显示,卫星+NR广播可实现海上平台8路监控视频实时回传,丢包率低于0.1% 。

低空经济突破

在深圳开展的低空安防试验中,NR广播网络支撑500架无人机编队控制指令广播,定位精度达厘米级 。

与空客合作开发的航空客舱娱乐系统,已实现机载终端免流量接收50个直播频道 。

应急广播进化

安徽洪灾期间,NR广播+卫星网络实现受灾区域98%的预警信息触达率,较传统手段提升40% 。

5G RedCap应急终端在江苏测试中,待机时长延长至720小时,满足极端环境需求 。

 

五、生态构建:标准引领与产业协同

中国广电正通过三大战略巩固技术领导地位:

标准话语权争夺

主导3GPP 6G广播标准制定,推动将NR-MBS(多播广播服务)列为必选功能 。

在ITU SG6会议中,成功将广电NR广播技术纳入《6G愿景白皮书》核心章节 。

终端生态培育

紫光展锐已量产支持R17 NR广播的5G芯片,2025年终端渗透率预计突破30% 。

与蔚来、小鹏等车企合作,推动车载NR广播模块前装率在2026年达50% 。

跨界创新实验

设立10亿元规模的“广电6G创新基金”,重点扶持车路协同、元宇宙渲染等场景应用 。

在雄安新区建设全球首个NR广播技术验证场,涵盖智慧交通、数字孪生等28类试验场景 。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6G预研背景下广电NR广播技术:车联网与元宇宙的场景突破》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2082.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14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