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融合:量子通信基建的运营商实践
中国电信以"量子+"战略推动量子通信与经典网络的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国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截至2025年3月,已实现三大突破性进展 :
全球最大量子城域网:合肥量子城域网覆盖政务、金融等867家单位,日均密钥生成量达1.2亿比特,可同时支撑10万级终端安全通信。
星地协同组网:在西安建成全国首个量子安全算力专网,通过卫星链路实现与合肥、上海等节点的量子密钥同步,时延控制在20ms以内。
光纤复用突破:四川试商用全球首条量子安全OTN精品专线,在现有光缆中实现量子密钥与100Gbps经典信号的共纤传输,运维成本降低60%。
二、标准引领:从技术孤岛到生态互联
中国电信通过主导标准制定打通产业协同壁垒:
国际话语权突破:
牵头ITU-T《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可靠性评估》国际标准,定义量子网络可用性达99.999%的技术指标
推动3GPP将量子密钥分发纳入6G核心协议框架,完成量子-6G同频传输实验室验证
产业链标准体系:
发布《量子密钥分发与经典光通信共纤传输技术要求》等9项行业标准,兼容华为、中兴等设备接口
制定量子安全SIM卡技术规范,实现量子密钥与5G SA网络的深度绑定,用户通话加密等级达国密五级
三、产品矩阵:从安全专线到普惠服务
中电信量子集团构建覆盖全场景的20余款产品体系,形成三大服务范式 :
企业级安全防护:
量子安全SD-WAN: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部署,实现跨省交易指令端到端加密,密钥更新频率缩短至3秒
量子安全云:为政务云提供量子加密存储服务,抵御量子黑客攻击日均超23万次
民用普惠创新:
量子密信:用户规模突破500万,支持阅后即焚、防截屏等安全功能,消息加密时延<50ms
量子安全智能家居:在雄安试点家庭安防系统,摄像头视频流量子加密传输功耗降低至0.3W
前沿技术探索:
"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集成176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算法求解效率较经典计算机提升10^6倍
量子中继原型机:实现500公里光纤链路的中继密钥分发,误码率稳定在0.8%以下
四、生态协同:跨界联盟构建产业图谱
中国电信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量子通信产业生态圈:
央企协同网络:
联合国家电网、中国商飞等13家央企成立创新联合体,在电网调度、飞机制造等领域落地37个量子安全应用场景
与国盾量子战略合作,共建量子芯片联合实验室,实现单光子探测器暗计数率降至100Hz以下
资本运作布局:
设立百亿级量子科技产业基金,重点投资量子传感、量子计算等细分领域
通过混改引入紫光展锐等企业,完成量子安全5G芯片前装量产,终端渗透率突破30%
全球合作网络:
与欧洲航天局合作开展星地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实现中欧跨洲际密钥生成速率1.2kbps
在东南亚建设量子通信示范网,为跨境金融结算提供量子加密通道,数据传输吞吐量达2Gbps
五、战略升级:“量子+”重构通信产业范式
根据《中国电信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2030行动方案》,将实施五大战略工程 :
量子网络全域覆盖:
2027年前建成覆盖全国31省的天地一体量子通信网,城市节点间距缩短至50公里
部署万套量子密钥分发终端,形成日均千亿比特的密钥供给能力
量子-6G深度融合:
在700MHz频段实现量子信号与6G广播同频传输,频谱利用率提升400%
研发通感算一体基站,同步完成通信、环境感知与边缘量子加密三重功能
量子安全普惠赋能:
推出"量子算力券",中小企业可免费兑换100TOPS-10POPS弹性算力
建设量子安全能力开放平台,提供API接口日均调用量突破10亿次
正如中国电信董事长所言:"量子技术将重构通信产业DNA,我们正从管道运营商进化为量子安全服务商。"这场融合革命正在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信任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