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突破:700MHz频段的“穿透力革命”
广域覆盖与穿透能力
700MHz频段单基站覆盖半径达3.5GHz的2.3倍,山东荣成市实现海上80公里渔场5G覆盖,渔民可实时接收台风预警与高清直播;西藏那曲地区单基站覆盖200平方公里牧区,牧民通过智能终端获取应急广播与远程医疗指导 。其信号穿透普通建筑墙壁的能力使室内强度提升30%-50%,高铁场景多普勒频偏降低60%,支撑时速300公里的稳定连接 。
卫星协同与低空组网
广电联合国际卫星企业实现5G NR广播与卫星直连融合,南海渔船可通过海事卫星接收无SIM卡广播信号,填补传统地面网络盲区。试验中的星地量子通信保密网为远洋航运提供抗量子攻击通道,数据传输成本降至传统专线的1/40 。同时,广电联合民航局搭建“5G+低空监管平台”,深圳试点实现1200架次/日无人机调度,违规拦截率达95% 。
二、场景落地:从灾害预警到生态监测的全域守护
秒级响应的应急网络
北京门头沟区整合5G NR广播与卫星通信,山区灾害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秒级;江苏、湖南部署RedCap应急终端,环境监测效率提升40%。2025年3月,广电5G 700MHz应急通信无人机在广东江门试飞成功,覆盖72平方公里,综合性能达常规方案2-3倍,为台风、地震等极端场景提供“空中基站” 。
智慧海洋与高原通信攻坚
青岛前湾港通过700MHz基站实现3公里港区信号覆盖,支撑龙门吊远程控制与AI货物识别,作业效率提升30%;海南试点中,卫星+5G NR广播向远洋渔船推送海况数据与娱乐内容,单基站并发容量提升6倍 。西藏那曲牧区、南极科考站通过卫星直连技术实现极地数据实时回传 。
工业与生态安全赋能
山西吕梁矿区部署RedCap传感器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安全事故率下降55%;广东广宁风电场利用700MHz 5G专网实现设备全域低时延监测,支撑无人机巡检与雷击预警,年减排二氧化碳7.39万吨 。
三、生态重构:从技术试验到商业闭环的攻坚
“网络租赁+数据服务”模式创新
南京广电试点“智家会员体系”,企业用户ARPU值提升至380元/月;海南探索“网络租赁+生态分成”模式,5G广播在博鳌论坛期间支撑东屿岛区域全覆盖,单基站并发容量提升6倍 。
跨界联盟与标准协同
广电牵头成立“智媒融合产业技术联盟”,联合华为、阿里云研发智能编解码技术,为工业视觉检测提供低码率传输方案;参与3GPP R18标准制定,推动5G-A通感一体技术与车联网协议兼容,时延压缩至5ms级 。
文化专网与数据安全
广电搭建“国家文化专网”,汇聚60万小时版权内容,通过卫星+地面双通道向博物馆分发8K/VR资源;广东广电构建覆盖1.2亿设备的数据安全网,日均拦截攻击超50万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