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在动态频谱共享(DSS,Dynamic Spectrum Sharing)技术的应用上,开创性地实现了广播业务与5G通信的同频共存,成为全球首个在700MHz频段规模商用DSS的运营商。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频谱资源碎片化难题,更通过智能化的资源调度,释放了广电网络“频段黄金、场景多元”的独特优势。以下是其技术实现与商业落地的深度解析:
一、广电DSS的技术架构
频谱池化
- 双业务共享:将703-733MHz/758-788MHz频段划分为动态资源池,同时承载:
- 5G NR数据业务(eMBB、RedCap)
- 5G NR广播业务(FeMBMS,基于3GPP R17)
- 灵活带宽配置:最小颗粒度1.4MHz,最大可聚合30MHz全带宽。
动态调度引擎
- 时隙级切换:以1ms为周期动态分配资源:
业务类型 优先级策略 典型资源占比
应急广播 硬抢占(Preemption) 0100%
4K超高清直播 保证比特率(GBR) 3070%
普通5G数据 按需分配(Best Effort) 剩余资源
干扰协调机制
- 三维干扰图:结合地理信息(GIS)、建筑物材质数据和实时信道测量,构建干扰预测模型。
- 边缘静默技术:在广播与通信小区交界处,自动降低发射功率3dB,干扰减少40%。
二、关键技术突破
广播-通信协议栈融合
- 统一空口设计:华为提供的基站设备支持:
- 同一射频链路上同时生成5G PDSCH(数据信道)和PTM(组播信道)
- 共享信道估计与HARQ重传机制
- 信令开销优化:广播控制信道(BCCH)与5G SI-RNTI复用,信令占比从15%降至5%。
AI驱动的资源预测
- 业务量预测模型:
- 基于历史数据(如春节晚会收视峰值)预分配资源
- 实时监测抖音/快手等APP流量突增,动态调整广播带宽
- 实测效果:突发流量场景下业务中断率从1.2%降至0.03%。
终端侧双模解调
- 联发科M80芯片:支持:
- 同时解调5G数据(Sub-6GHz)和广播信号(700MHz)
- 硬件级节能:广播接收功耗仅5mW(相当于蓝牙水平)
三、典型应用场景
大型活动直播(杭州亚运会)
- 动态资源分配:
- 开幕式期间:80%资源用于8K超高清广播,20%保障VIP用户5G回传
- 日常赛事:调整为50%:50%,满足观众社交分享需求
- 成效:峰值并发用户120万,零卡顿。
应急通信(泸定地震)
- 秒级频谱切换:
1. 地震发生首分钟:100%资源切换至应急广播
2. 救援阶段:50%资源恢复通信,保障救援队无人机回传
- 覆盖提升:较单一业务模式,信息到达率提升3倍。
农村广覆盖(贵州试点)
- 昼夜模式切换:
- 白天:90%资源用于5G数据(网课、电商)
- 夜间:70%资源转为广播(新闻联播、农业技术讲座)
- 成本效益:较独立建网节省CAPEX 60%。
四、商业价值量化
指标 传统静态分配 广电DSS方案 提升幅度
频谱利用率 3545% 7585% 2.1倍
单比特成本 0.12元/MB 0.05元/MB 58%下降
业务开通速度 新业务需硬件升级 软件定义即时开通 从月到分钟
能效比 1.2Mbps/W 3.5Mbps/W 192%提升
五、全球对比与输出
- 欧洲模式:德国电信在2.1GHz频段实现4G/5G DSS,但无法支持广播业务动态共享。
- 美国方案:Verizon使用CBRS频段做动态共享,但局限于企业专网场景。
- 中国输出:广电DSS方案已适配东南亚UHF频段,泰国True Group实测广播并发能力提升4倍。
六、未来演进
- 2024年:引入ML(机器学习)实时频谱拍卖,实现跨运营商资源共享。
- 2025年:结合RIS(智能反射面),将DSS扩展至毫米波频段。
- 2026年:量子密钥分发保障动态共享下的信令安全。
中国广电的DSS实践证明:频谱共享不是妥协方案,而是网络智能化的高阶形态。通过让广播与通信“基因重组”,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更创造出“用5G看广电,用广电传5G”的独特商业模式。这种技术路径为全球面临频谱短缺的运营商提供了“中国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