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第四大通信运营商,在6G预研和下一代通信技术布局中正积极发挥其独特优势,结合广电频谱资源、内容生态和网络架构创新,逐步构建差异化竞争力。以下是广电在6G领域的战略布局和关键技术方向分析:
一、广电的6G战略定位
频谱资源优势
- 广电拥有700MHz黄金频段(低频覆盖广)和4.9GHz/6GHz中高频资源,未来可能参与毫米波(24.75-27.5GHz)试验,为6G高频段场景(如太赫兹)提供技术储备。
- 700MHz已用于5G广覆盖,未来可能升级为6G基础覆盖层,降低全国网络部署成本。
融合通信与广播
- 推动“通信+广播”一体化网络架构,利用广播技术实现6G大规模组播(如超高清视频直播、应急广播),降低高并发流量对核心网的冲击。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 依托广电内容生产优势,探索6G时代元宇宙、全息通信、沉浸式媒体等应用场景,构建“网络+内容”生态闭环。
二、关键技术布局方向
太赫兹与高频段技术
- 参与太赫兹(0.1-10THz)研究,重点突破高频信号传播模型、芯片设计等瓶颈,支撑6G超高速率(TB级)和超低时延需求。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 联合航天科技集团等机构,试验卫星互联网(如低轨星座)与地面6G的融合组网,补足偏远地区覆盖短板。
AI原生网络架构
- 研发基于AI的智能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动态调度广播与通信频谱,提升网络效率(如通过AI预测用户需求,提前分配广播资源)。
绿色节能技术
- 利用广播单播特性优化能耗,例如在体育赛事等场景通过广播推送内容,减少终端重复请求带来的基站负载。
三、产业合作与标准化
- 国内协同:与华为、中兴等设备商合作推进6G原型系统开发;联合高校(如北邮、清华)参与国家6G专项(如IMT-2030推进组)。
- 国际标准:通过ITU、3GPP等组织推动广播技术融入6G标准,争取在多媒体传输、应急通信等领域的话语权。
四、挑战与应对
- 技术短板:相比传统运营商,广电在移动通信核心网、芯片等领域积累不足,需通过产学研合作弥补。
- 商业模式:需探索6G时代“通信+内容+垂直行业”的盈利模式,例如面向文旅、教育提供定制化网络服务。
- 政策支持:依赖国家对广电网络整合的持续推进,以及频谱分配政策的倾斜。
五、未来展望
广电或将在6G时代扮演“差异化服务提供商”角色,聚焦以下场景:
- 全域覆盖:通过“地面6G+卫星+广播”实现无缝连接。
- 文化数字化:成为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核心传输网络。
- 垂直行业:赋能智慧农业、海洋通信等传统运营商覆盖不足的领域。
随着2023-2025年6G技术路线逐渐清晰,广电需加速技术验证和生态构建,力争在2030年商用初期占据细分市场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