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的“双千兆”网络是指基于千兆光纤(固定网络)和5G移动网络的协同发展体系,旨在通过高速、低时延的网络能力赋能数字化转型。结合国家政策与广电自身资源,其双千兆网络建设具有以下特点与进展:
一、技术架构与核心优势
- “双千兆+一千兆”融合目标
中国广电在工信部“双千兆”行动计划的基础上,提出“双千兆+一千兆”的“三千兆”目标,即在千兆光纤(F5G)和5G移动网络的基础上,叠加原有的千兆数字有线电视网,形成固定、移动、电视三网融合的架构,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 700MHz低频段广覆盖
利用700MHz黄金频段(N28频段),广电5G基站覆盖半径可达传统高频段的3-4倍,尤其适合农村、山区及城市楼宇的深度覆盖,显著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 光纤化改造与网络升级
推进同轴电缆向光纤到户(FTTH)的改造,目标是实现全光网架构,提升用户接入带宽至10G PON标准,并通过智能终端适配优化用户体验。
二、应用场景与落地实践
- 家庭场景一体化服务
推出“广电慧家”融合套餐,整合5G手机流量、千兆宽带、有线电视及智能家居服务,主打“一价全包”的便捷模式,覆盖家庭娱乐、教育、医疗等需求。 行业赋能与公共服务
- 智慧城市与工业互联网:支持机器视觉检测、无人巡检、远程控制等工业场景,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应急广播与公共安全:通过5G RedCap轻量化终端实现低时延应急信息播发,已在江苏、上海等地试点应用。
- 文化数字化:推动4K/8K超高清直播、VR/AR非遗传承,打造“5G+博物馆”等沉浸式体验。
- 政企专网与安全服务
依托“党网姓党”的红色基因,为政府、公共安全等领域提供高安全等级专网服务,保障数据传输可控性。
三、建设进展与挑战
网络覆盖与用户增长
- 截至2025年,广电5G用户数已达2936万户,目标3年内突破5000万。
- 全国乡镇以上区域实现5G连续覆盖,并通过共建共享与中国移动完成48万基站建设。
- 技术试点与标准制定
在北京、江苏等地开展双千兆试点,制定《10G GPON设备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推进网络统一化与互联互通。 挑战与瓶颈
- 招标困难:2025年部分5G业务支撑系统扩容工程因投标人不足而招标失败,需二次招标。
- 商业模式探索:5G NR广播等创新技术面临免费模式成本压力,需结合广告或内容分成实现盈利。
四、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国家战略驱动
纳入“东数西算”工程和新基建布局,重点发展算力网络、文化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强化广电网络作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核心载体的地位。 技术演进方向
- 推动3GPP R18标准落地,增强5G广播性能,支持无SIM卡接收电视信号。
- 加速毫米波技术研究,探索FWA(固定无线接入)作为家庭千兆无线的补充方案。
- 生态合作与市场定位
联合设备商(华为、中兴等)完善终端适配,深化与内容提供方的合作,通过“全国一网”整合资源,打造差异化服务(如超高清内容、智慧家庭)。
总结
中国广电通过“双千兆”网络建设,以广覆盖、低成本、内容融合为核心竞争力,正在通信市场中开辟差异化路径。其未来发展需突破技术适配、商业模式及用户增长瓶颈,但凭借政策支持与文化资源优势,有望在5G时代成为家庭与政企市场的关键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