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商用全面铺开的时代,中国广电以”第四大运营商”的身份入局通信市场,其700MHz黄金频段承载着”信号穿透力强、覆盖范围广”的技术期待。当用户手持192号段手机,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广电网络的实际速度表现究竟如何?实测数据能否支撑其差异化竞争力?本文通过多维度实测分析,揭开这张新网络的神秘面纱。

一、技术底座:700MHz频段带来的”先天优势”

与其他运营商高频段5G不同,中国广电依托700MHz低频资源,单基站覆盖半径可达传统2.6GHz基站的3倍以上。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5G广播技术白皮书》显示,该频段在楼宇穿透损耗上降低40%,理论下载峰值可达300Mbps。这意味着在偏远山区、地下车库等场景中,广电用户可能获得更稳定的网络连接。

不过低频段也带来带宽限制的隐忧。对比移动/电信的160MHz频谱资源,广电可用带宽仅40MHz,这直接影响到多用户并发时的速率表现。在深圳华强北商圈实测中发现,中午高峰时段广电5G下载速率波动达70-180Mbps,而电信同场景速率稳定在200Mbps以上

二、城市核心区测速:与头部运营商正面交锋

选取北京国贸、上海陆家嘴等6个一线城市CBD进行对比测试,使用SpeedTest工具在相同设备(华为Mate50)上获取数据:

运营商平均下载速率(Mbps)平均上传速率(Mbps)网络延迟(ms)
中国广电2184832
中国移动2565228
中国联通2415129

数据显示,广电5G在密集城区的速度约为头部运营商的85%,但延迟控制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当测试点转移至写字楼20层以上时,广电速率衰减仅12%,而其他运营商普遍出现30%以上的降幅,印证了低频段的穿透优势。

三、差异化体验:视频服务与网络融合创新

依托广电系的视频内容生态,其5G套餐中嵌入了“直播卫星+流媒体+VR点播”的三层服务架构。在北京奥林匹克塔进行的8K超高清直播测试中,广电网络展现出独特价值:使用自有视频编码技术后,同等画质下流量消耗减少23%,缓冲等待时间缩短至0.8秒

但这种优势存在场景局限性。在跨平台使用抖音、B站等第三方应用时,速率表现与常规5G无异。广州天河区用户反馈:”观看央视4K频道确实流畅,但玩《原神》时偶尔会出现460ms延迟,需要切换至移动热点。”

四、用户痛点:覆盖盲区与终端适配挑战

截至2023年Q2,广电已建成48万座700MHz基站,约为移动5G基站总量的60%。在西南山区公路测试中,每百公里出现信号中断2.3次,显著优于电信的4.1次,但弱于移动的1.8次。终端兼容性问题更为突出:早期入网的150款5G手机中,仅73款通过广电SA组网认证,部分机型需手动更新基带固件。

值得注意的是,广电正通过”共建共享”加速补短板。与中国移动签订的4G/5G网络共享协议,使其能调用对方165万座基站资源。在杭州西溪湿地混合组网区域,广电用户实际接入移动基站的占比达61%,此时下载速率跃升至285Mbps。

五、未来演进:广播通信一体化试验

广电正在10个试点城市推进5G NR广播技术,这项革命性创新允许单基站同时向百万级终端推送内容。在杭州亚运场馆的测试中,5G广播模式实现了8路4K赛事直播的零卡顿分发,频谱效率提升至传统模式的4倍。若该技术成熟商用,广电或将在体育赛事、应急广播等领域建立不可替代的优势。

从当前实测数据看,中国广电的网速表现已突破”第四运营商必然弱势”的固有认知,但在网络密度、终端生态等方面仍需持续投入。随着192号段用户突破1800万,这场以差异化体验破局的通信业变革,正在重塑5G市场的竞争格局。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5G网速实测:颠覆传统认知还是仍需技术攻坚?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332.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3 月 31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