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5G与4G的协同发展是实现网络平滑过渡、降低建网成本、保障用户体验的关键路径。作为新进入者,广电需充分利用现有4G基础设施,结合700MHz低频段优势,通过技术融合、资源共享、业务分层等策略,逐步构建“5G主导、4G补充”的立体网络。以下是具体策略与实施路径:


一、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1. 覆盖互补性:

    • 4G网络已实现全国覆盖(尤其是城市密集区域),而广电5G初期覆盖集中在农村和偏远地区。通过4G/5G协同,可确保用户在不同场景下无缝切换。
  2. 终端兼容性:

    • 2023年国内5G终端渗透率约60%,仍有大量4G用户(尤其老年群体和物联网设备)。广电需支持4G/5G双模终端,逐步迁移用户。
  3. 成本效率:

    • 共享4G铁塔、传输网等基础设施,减少重复投资,加速5G部署。

二、技术协同:网络架构与资源共享

  1. 频谱共享:动态分配4G/5G资源
  • 动态频谱共享(DSS):
在700MHz频段内划分部分资源给4G用户(如农村4G用户),剩余资源用于5G。通过AI算法实时调整资源分配,例如在5G用户少时向4G倾斜。
  • 载波聚合(CA):
将700MHz低频段与2.6GHz中频段结合,实现“4G锚点+5G数据传输”的双连接模式(EN-DC),提升5G初期覆盖下的用户体验。
  1. 核心网融合:云原生架构的平滑演进
  • 4G/5G核心网统一管理:
广电采用云原生5GC(5G核心网),支持与4G EPC(演进分组核心网)的互通。通过SBA(服务化架构)实现功能模块按需加载,例如:
- AMF(接入管理功能):同时处理4G和5G用户接入;
- SMF(会话管理功能):统一管理4G EPS和5G PDU会话。
  • 锚点基站共享:
在4G/5G双连接场景下,选择4G基站作为锚点(MCG),5G基站作为辅节点(SCG),降低切换时延。
  1. 业务分层:差异化服务保障
  • 5G优先场景:
在城市核心区、工业园区等5G覆盖区域,优先提供超高清视频、云游戏等大带宽业务;
  • 4G兜底场景:
在农村、隧道等5G弱覆盖区域,通过4G网络保障基本语音和数据业务。

三、业务协同:用户迁移与体验保障

  1. 终端策略:双模终端普及与补贴
  • 定制化终端:
联合手机厂商推出“广电5G+4G双模手机”,支持700MHz和VoNR通话,价格定位在1500元以下(如红米Note系列);
  • 物联网设备兼容:
推动Cat-1模组同时支持4G和5G NSA模式,覆盖智能电表、共享单车等低功耗场景。
  1. 用户迁移路径
  • 分阶段升级:
- 第一阶段(2024-2025年):以4G/5G双连接为主,用户可自由选择套餐(如“4G不限量+5G定向流量”);
- 第二阶段(2026年后):逐步关闭4G新用户入网,推动存量用户向5G迁移。
  • 套餐捆绑优惠:
推出“5G套餐享4G免费流量”活动,例如订购广电5G套餐赠送20GB 4G流量,吸引中低端用户过渡。
  1. 内容与网络协同
  • 广播电视融合:
利用4G网络承载广播电视直播(如CCTV-5),5G网络提供互动点播(如VR赛事),形成“广覆盖+高体验”组合;
  • 云游戏分级:
4G网络支持低画质云游戏(720P),5G网络开放4K/8K超高清版本。

四、运维协同:智能化与成本控制

  1. 网管平台统一
  • OMC(网管系统)融合:
开发统一的运维平台,同时监控4G和5G网络状态,自动触发故障切换(如5G基站故障时自动回退至4G);
  • AI预测性维护:
通过机器学习分析4G/5G网络性能数据,提前预测基站退服风险(如光缆老化),降低运维成本。
  1. 能耗优化
  • 动态关断技术:
在5G用户低谷时段,关闭部分AAU(有源天线单元),转由4G基站承载业务,节省30%能耗;
  • 太阳能基站:
在农村地区部署“光伏+储能”5G基站,夜间由4G基站供电,减少市电依赖。

五、挑战与应对策略

  1. 挑战:4G/5G干扰管理
  • 问题:700MHz频段与4G LTE Band 20(800MHz)可能存在邻频干扰。
  • 对策:
- 采用滤波器隔离技术,优化基站射频性能;
- 通过DSS动态调整5G发射功率,在4G用户密集区域降低5G功率。
  1. 挑战:用户认知与习惯
  • 问题:部分用户认为5G资费高、必要性低。
  • 对策:
- 推出“5G体验包”(首月免费试用),通过VR直播、云游戏等应用培养用户习惯;
- 针对老年用户推出“简化版5G套餐”(仅保留语音和基础数据)。
  1. 挑战:产业链成熟度
  • 问题:700MHz 5G终端种类少,芯片供应受限。
  • 对策:
- 联合高通、联发科等厂商开发专用芯片,推动700MHz终端价格下探;
- 政策引导:争取工信部将700MHz纳入“数字乡村”必选频段,加速终端普及。

六、总结:协同发展的关键成功要素

  1. 技术层面:

    • 通过DSS、双连接等技术实现频谱和资源的灵活调度;
    • 云原生核心网支撑4G/5G业务统一管理。
  2. 业务层面:

    • 分场景差异化服务,避免5G/4G直接竞争;
    • 利用广播电视内容拉动5G用户增长。
  3. 运维层面:

    • 智能化工具降低运维复杂度,提升网络效率;
  • 政策与产业链协同突破终端和频谱瓶颈。

广电5G与4G的协同发展,本质是“以4G保覆盖、以5G提价值”的渐进式演进。 通过上述策略,广电可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同时,逐步构建差异化的5G竞争力,最终实现网络代际的平滑过渡。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5G与4G协同发展:如何平滑过渡?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3445.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26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