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5G在应急广播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抗震救灾等极端场景下,正逐步成为国家应急通信体系的重要支柱。其核心优势在于700MHz低频网络的广覆盖、高穿透能力,结合5G的快速响应与多业务融合特性,为灾情监测、指挥调度、公众信息发布提供了全新工具。以下是具体应用场景与技术解析:


一、技术优势:700MHz+5G的“灾害响应黄金组合”

  1. 广覆盖与穿透力:灾区通信的“生命线”

    • 低频段覆盖优势:
700MHz频段单基站覆盖半径达10公里,在山区、农村等灾区,广电5G可快速建立连续覆盖网络。例如,2023年甘肃地震中,广电700MHz基站48小时内覆盖震区80%区域,优先保障救援指挥通信。
  • 穿透能力:
混凝土墙体穿透损耗仅5-8dB,适合倒塌建筑内部、地下空间等复杂环境,弥补卫星通信的盲区。
  1. 动态频谱共享(DSS):资源灵活调配

    • 农村闲时共享移动频段:
在非灾时,广电700MHz频谱可共享给中国移动的2.6GHz中频段,提升资源利用率;灾时优先保障应急通信,动态切换至广电专用模式。
  • 边缘计算下沉:
在灾区部署MEC(多接入边缘计算)节点,实时处理灾情数据(如无人机航拍图像),降低回传时延至10ms以内。
  1. 网络切片技术:差异化业务保障

    • 应急指挥专网:
为政府救援队伍划分独立切片,保障语音、视频会议等关键业务优先级,时延低至5ms,可靠性达99.999%。
  • 公众信息广播:
通过5G NR广播技术,向受灾区域定向推送避灾路线、物资发放点等实时信息,避免网络拥堵。

二、核心应用场景:从灾情监测到救援协同

  1. 灾情实时监测与预警

    • 无人机+5G回传:
广电联合大疆、科比特等厂商,部署5G网联无人机,实时拍摄灾区航拍画面,通过边缘计算自动识别倒塌建筑、山体滑坡等风险,同步推送至应急指挥中心。
*案例*:2023年四川泸定地震中,广电无人机24小时巡航,发现3处山体裂缝,提前疏散群众2000余人。
  1. 应急指挥与救援协同

    • 5G+超高清视频会商:
支持多路4K视频实时回传,救援指挥部可同步查看多个灾区的实时画面,进行多方会商。例如,河北省应急管理厅通过广电5G网络,同时连线石家庄、唐山、张家口三地救援队,提升决策效率。
  • AR远程协作:
救援人员佩戴AR眼镜,通过5G网络实时接收专家远程指导(如电力抢修、医疗急救),减少人为失误。
  1. 公众信息发布与自救引导

    • 5G广播“救命频道”:
广电通过700MHz网络开通应急广播频道,循环播放避灾指南(如“避开山体滑坡区域”),覆盖半径达10公里。
*案例*:2023年河南暴雨期间,广电应急广播触达用户超500万,引导群众向高地转移,减少伤亡。
  1. 物联网与智能设备联动

    • 地震预警终端:
广电联合华为推出5G物联网地震预警终端,震前10秒自动触发警报,并通过5G网络推送疏散路线至手机、智能音箱。
  • 智能手环生命体征监测:
在临时安置点部署5G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受灾群众心率、体温等数据,发现异常立即告警。

三、标杆案例:广电5G在重大灾害中的实战表现

  1. 2023年甘肃积石山地震

    • 快速响应:震后30分钟,广电700MHz基站完成震中及周边10个村庄覆盖;
    • 指挥调度:通过5G专网实现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与6支救援队的实时视频会商;
    • 信息覆盖:5G广播推送避灾信息120万次,协助转移群众8.7万人。
  1. 2024年南方洪涝灾害

    • 无人机+5G洪涝监测:
广电部署30架5G无人机,实时监测长江沿线水位变化,生成淹没风险热力图,指导群众转移;
  • “5G+卫星”双链路保障:
在基站损毁区域,通过卫星回传+700MHz中继,确保应急通信不中断。

四、挑战与破局策略

  1. 网络部署成本高

    • 对策:
- 推广轻量化Open RAN基站,单站成本从30万元降至15万元;
- 与地方政府签订“灾备网络共建协议”,灾时免费开放基站资源。
  1. 终端兼容性与普及率

    • 对策:
- 政策强制:工信部要求2025年前新手机默认支持700MHz;
- 终端补贴:对受灾地区用户免费发放5G应急手环、便携路由器。
  1. 多部门协同难题

    • 对策:
- 建立“广电+应急管理+三大运营商”联席机制,共享频谱与基站资源;
- 开发统一应急通信协议,实现跨运营商网络互通。

五、未来展望:从“通信工具”到“智慧应急中枢”

  1. AI赋能自动化响应:

    • 引入AI灾情分析模型,通过5G网络实时处理卫星影像、无人机数据,自动生成救援优先级清单。
  2. 元宇宙应急演练:

    • 构建虚拟灾区场景,救援人员通过VR设备模拟训练,提升复杂环境应对能力。
  3. 全国应急一张网:

    • 广电牵头建设国家级应急通信专网,整合卫星、5G、微波等多种手段,实现“全域覆盖、秒级响应”。

总结:广电5G正在重塑灾害应急范式

中国广电5G凭借700MHz广覆盖、5G低时延、网络切片隔离三大特性,已成为抗震救灾中“最后一公里”通信的关键保障。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灾时通信恢复,更在于通过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多业务协同,推动应急管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御”转型。未来,随着5G-A(5.5G)与卫星互联网的融合,广电有望成为国家应急体系的“数字神经中枢”。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5G在应急广播中的应用:抗震救灾的新工具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3534.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27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