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远低于城镇。中国广电5G可凭借自身优势,在填补农村数字鸿沟、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利用频段优势扩大覆盖:广电5G采用700MHz低频段技术,该频段传播损耗小、绕射能力强,单基站在平原地区可实现5 - 15公里覆盖半径,较传统4G基站提升3倍以上。配合30dBm大功率放大器和高增益天线,信号穿透混凝土建筑的能力提升40%。基于此特性,广电5G能以较少基站实现较大范围覆盖,降低建设成本。截至2023年底,广电的5G网络已实现乡镇以上区域的全覆盖,并在农村热点区域进行了重点覆盖,在一些省份,如重庆,广电5G网络的农村覆盖率已超过80%。未来可继续加大在农村地区的基站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覆盖范围。
    • 推进网络共建共享:广电与移动共建共享700MHz 5G基站,目前已建成超70万站。这种合作模式有效提升了网络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未来可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进农村5G网络建设,确保农村地区也能享受到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
  2. 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

    • 开展针对性培训: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数字教育培训体系,针对农民群体,尤其是老年人等重点群体,量身定做简单易懂的课程。例如可以在农村地区定期举办线下培训讲座,邀请专业人员讲解数字设备的使用方法、网络应用知识等;也可以开发线上培训课程,方便农民随时随地学习。帮助农民学会有效使用数字工具,如手机、电脑等,掌握数字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数字时代。
    • 结合实际场景教学:将数字教育培训与农村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如通过现场演示如何使用手机进行线上购物、在线缴费、观看农业技术视频等,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提高他们学习数字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推动数字技术在乡村产业的应用

    • 助力智慧农业发展:利用广电5G网络,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管理。例如在农田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通过5G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精准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像重庆广电的“5G高标准农田”项目,通过5G技术进行数据化管理、智能化控制,实现项目区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 - 20%,节水、节肥10%,节本增效达每亩300元以上。
    • 拓展农村电商业务:广电5G可以为农村电商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持,推动农产品上行。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整合农产品资源,通过直播带货、团购预约等多种形式,将农村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拓宽农民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例如一些地方利用广电5G网络开展“农垦智慧茶园”项目,通过线上销售茶叶,提升了农产品的销量和知名度。
  4. 强化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 提升乡村治理效率:利用广电5G网络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例如建立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数字化监管系统,对农村的“三资”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防止资产流失;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对农村治安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村民的需求和意见,为乡村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借助广电5G网络,推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农村的普及应用。让农村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在线课程学习知识;让农民能够获得便捷的医疗服务,通过远程诊断系统与大城市的专家进行沟通,及时解决看病难题。例如江门开平广电网络公司建设的平安百合微网治理综合管理平台、平安百合监控 + AI智能算法系统、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和无人机应用服务等,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满足了乡村治理需求,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 推出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 制定优惠套餐:针对农村用户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价格实惠、内容丰富的5G套餐。如广电5G推出的低价套餐,农村用户可能只需支付30元/月,就能享受5G服务,降低了农村用户使用5G网络的成本,提高农村用户的接受度和使用率。
    • 开发特色应用:结合农村的实际需求,开发具有特色的5G应用。例如开发适合农村老人的健康管理应用,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将数据传输到子女或医生的手机上;开发农村旅游推广应用,通过5G网络展示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5G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填补农村数字鸿沟?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3903.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5 月 05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