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中国广电5G在偏远地区的覆盖实践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覆盖情况

  • 广泛覆盖乡镇及农村:中国广电5G业务自正式商用后,依托共建共享机制,与国内其他通信运营商实现基站资源共享。截至2025年4月,根据工信部数据,广电5G网络在地级市行政区的覆盖率已达99%,县级行政区覆盖率达96%。在乡镇及农村地区,建设进展迅速,像河北平原、江浙水乡、云贵山区等复杂地理环境下,用户普遍反馈信号接收效果优于传统高频段网络。以四川省为例,全省行政村广电5G覆盖率已突破85%,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实现乡镇100%覆盖。
  • 特殊场景专项优化:青藏铁路沿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长江黄金水道等交通要道已完成专项网络优化。在极端环境区域,如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广电卡已能提供基础通信保障服务。

技术优势助力覆盖

  • 700MHz黄金频段特性:广电5G采用700MHz频段,该频段具有覆盖广、穿透强、低时延的特性,特别适合农村、山区等广域覆盖。其信号传播损耗比2.6GHz频段降低约20dB,单基站覆盖半径可达2 - 3公里,对建筑物穿透能力提升4倍,有效解决高层住宅信号覆盖难题。相比中高频段可减少60%基站建设数量,运维成本降低40%,使得在偏远地区建设网络时,能用较少的基站实现较大范围的覆盖。
  • 共建共享合作模式:广电与移动共建共享700MHz 5G基站,目前已建成超70万站。这种合作模式整合了双方资源,有效提升了网络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双方通过基础设施共享(复用中国移动现有铁塔站址,天面合频共享降低20%部署成本)、联合采购机制(2021 - 2022年完成40万站基站部署,形成59万站700MHz网络规模)、业务融合创新(整合移动网络运维经验与广电内容资源,开发”宽带 + 电视 + 5G”融合套餐)等三层次协同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覆盖实践的意义

  • 推动农村及偏远地区通信发展:中国广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报并获批2024年度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如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赛音希力嘎查完成广电5G电信普遍服务的外场试点首呼验证,实现对偏远通讯服务盲点地区的网络覆盖,提供高清音视频通话和高速数据上网服务。实测显示,基于700MHz优质频段的广电5G网络下行速率可达320Mbps,上行速率可达130Mbps,5G单小区优质覆盖半径可达15公里,在牧民蒙古包、牧场等电信普遍服务典型场景,广电5G网络的下行速率均超过100Mbps,完全满足电信普遍服务要求,为农村及偏远地区通信网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专业力量。
  • 促进数字乡村建设:随着广电5G在偏远地区的覆盖,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一些农村热点区域,广电5G的信号表现良好,能够支持高清视频通话、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应用。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通过广电5G网络,村民可以实现远程看护、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等便民服务功能,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类事务,真正实现了从“看电视”到“用电视”的转变,推动了数字乡村的建设。

未来规划

  • 持续优化网络覆盖:广电将继续深化与移动的共建共享合作,进一步提升农村偏远地区的信号覆盖质量。同时,计划新增12万个5G基站,重点补强网络覆盖的薄弱环节。未来还将重点推进NR广播业务、RedCap物联终端等创新应用,完善700MHz + 4.9GHz多频协同组网架构,预计2025年底实现全国95%人口覆盖。
  • 推动5G - A技术应用:广电计划在农村地区推广5G - A技术,以实现更高速率和更广覆盖,为偏远地区提供更优质的通信服务,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5G在偏远地区的覆盖实践:缩小数字鸿沟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3919.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5 月 06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