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5G时代,IPv6部署对于中国广电而言是构建网络基石的关键举措,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政策推动与行业趋势
- 政策导向:自2021年起,工信部“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到2023年底前,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内容、平台、网络、终端全流程IPv6部署,全国广播电视均能提供IPv6服务。2023年,工信部、网信办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IPv6技术演进应用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推动IPv6行业融合应用标准制定和落地应用。中国广电响应政策号召,积极推进IPv6部署工作。
-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成为趋势,IPv6具有海量地址空间、端到端贯通、网络安全保障、灵活扩展能力等优势,与5G、算力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态势高度匹配,是中国广电实现网络重构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广电IPv6部署的实践与成果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骨干网建设:中国广电积极推进有线、无线网络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已完成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多地骨干网建设,所有节点的网络设备均支持IPv6,为IPv6业务部署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 5G承载网升级:中国广电的5G承载网通过在北京和武汉部署SDN控制器,实现全网拓扑信息收集、流量可视化、时延丢包实时检测。网络设备(P和PE)全网部署SRv6和EVPN协议,物理链路仅部署IPv6地址,实现IPv4&IPv6业务的统一承载。实现了首次大规模骨干网部署SRv6 Policy技术、首次大规模骨干网部署IPv6单栈等多项创新。
业务应用拓展
- 融合媒体直播应用:中国广电已在5G核心网先行示范区域内,开展了IPv6+等融合媒体直播应用的探索,通过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以点促面,不断提升网络服务水平,增强网间互联互通能力,推进IPv6单栈部署,夯实产业生态基础,提升IPv6应用广度和深度。
- 机顶盒与终端设备:北京、上海、江苏三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正在有序开展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和通用遥控器试点工作,试点用户规模达1.4万户,推动了机顶盒等终端设备的IPv6升级。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技术创新: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申请公布了一种IPv6资源访问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专利,该方法通过在终端接收到A和4A记录时,根据4A记录对应的IPv6地址发起ping6操作并设定响应时长TTL,在TTL内接收到目标设备反馈的ping6响应消息后发起连接请求,提高了检测IPv6是否端到端可达的准确性,更有利于双栈情况下流量向IPv6迁移,促进了IPv6的演进。
- 标准制定:2023年4月,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携手华为联合发布了《广电新一代承载网IPv6+设计指南》,提出基于IPv6+创新技术综合承载解决方案,将SRv6、BIERV6、网络切片、时延可视等技术在国家骨干网中规模商用,为极简网络架构未来技术演进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经验。
IPv6部署带来的效益与意义
- 提升网络性能与服务质量:IPv6的大容量地址空间和简化的路由结构,能够满足5G时代海量设备连接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网络服务。例如,广电5G承载网通过部署IPv6单栈和相关技术,实现了业务的高效承载和网络的灵活调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 推动业务创新与发展:IPv6为广电行业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创新机会,如支持更多的智能应用、物联网设备接入和高清视频传输等。中国广电可以基于IPv6网络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业务和服务,拓展市场空间,增强竞争力。例如,通过IPv6网络实现高清视频的实时传输和互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
- 保障网络安全:中国广电坚持强化IPv6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网络安全产品的研发与应用,通过完善网络安全建设,提高IPv6网络安全水平,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和网络稳定运行。例如,智慧陕西广电网络建设通过端到端的IPv6建设与试点,融合云基础平台实现IPv6,并支持IPv6业务部署,提升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未来展望
未来,中国广电将继续加大IPv6部署力度,进一步拓展IPv6应用场景,推动IPv6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加先进、高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为数字中国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撑。同时,中国广电也将积极参与国际IPv6标准的制定和技术创新,提升在全球广电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