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广播技术,尤其是5G NR广播技术,从多个维度赋能中国广电实现差异化竞争:
技术层面
- 独特传输架构:中国广电的5G NR广播由基于5G蜂窝基站的广播信号和通过广播电视发射塔发射信号两种方式构成。一方面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48万个5G基站进行信号传输;另一方面以中央发射塔等广播电视发射塔为主发射5G广播信号,即便用户手机没有SIM卡也能接收广播信号。这种双轨制的传输架构为广电提供了更广泛、更稳定的信号覆盖途径,区别于其他运营商单纯依赖蜂窝基站的传输模式。
- 灵活切换功能:5G NR广播可实现无缝切换单播和广播功能。单播如手机看网络视频需花费流量点播观看,而广播无需流量。在人员密集区域或网络拥堵时,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到广播模式,保障用户流畅接收信息,这是其他通信技术较难实现的灵活切换能力。
- 适配多种终端:5G广播能广泛适配各种类型的5G标准通用终端,做到终端通用,仅需软件层面的升级适配。目前基本上只要是基于R15版本的5G通用终端,不需要进行硬件上的改变,均能通过软件升级来支持中国广电5G NR广播功能,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升级成本和门槛,扩大了潜在用户群体。
业务层面
丰富业务形态
- 传统与新型融合:既支持传统电视频道广播,让用户能收看到熟悉的电视频道节目,又将广播内容从客厅延伸至无处不在,拓展了广播电视的受众范围和服务业态。同时支持新型的交互化视频广播服务,如VR视频、360度全景视频、互动视频等,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例如在观看演唱会直播时,用户可以通过互动视频选择不同的拍摄视角,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氛围。
- 拓展全新业态:支持融合信息广播服务,双向交互性好,可扩展公共安全、应急广播等全新的多媒体广播业态。在应急情况下,能及时向用户发布预警信息和相关救援内容,发挥广播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2024年7月,中国广电在门头沟区多个村庄完成了5G NR广播信号覆盖,使得北京市应急广播平台可通过广电700MHz手机终端发布应急预警信息。
满足多样场景需求
- 车载音视频服务:5G NR广播是唯一能实现跨运营商、跨终端到车的可行方案。基于国产芯片的国产自主笔记本、PAD及车载音视频系统,已完成了样机开发,均可以预装5G NR广播功能,还可优化开发针对PAD、车载业务场景的APP,满足了用户在车载场景下的广播电视和信息服务需求。
- 智慧家庭等场景:可与物联网实现接入,支持V2X车联场景,为智慧家庭、智能交通等领域提供广播服务,拓展了业务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市场与产业层面
- 降低运营成本:5G NR广播以5G国际标准、通用移动终端为基础,无需改变现有核心网、基站、手机终端硬件,不需要特殊硬件支持,特别是手机芯片,仅需要新的驱动程序即可实现广播电视服务,大幅降低了产业推广成本与难度。对于中国广电来说,在网络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能够节省大量资金,提高运营效率。
打造差异化产品与服务
- 免流量服务:“免流量看电视”的5G NR广播是其一大特色,基于5G蜂窝网络与广播电视发射塔协同覆盖,用户无需流量即可接收广播电视信号,特别适合偏远地区及对流量敏感的用户群体,与其他运营商的有流量限制的服务形成鲜明对比。
- 精准服务与个性化体验:可基于位置精准提供新型交互广播服务,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和需求,推送相关的广播内容和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体验,增强用户粘性。
推动产业链发展与合作
- 标准制定与产业引领:中国广电在5G NR广播技术的标准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发展。众多主流设备商,如华为、中兴、爱立信、大唐移动、诺基亚、联发科、高通等,其5G基站、核心网、手机终端等均有支持5G NR广播的设备型号,这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也提升了中国广电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拓展合作领域与生态:通过与内容方、终端厂商、应用开发商等各方的合作,中国广电可以整合广电在内容、生产、存储等方面的资源,拓展更多的业务合作领域和商业模式。例如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推出独家的广播电视节目和增值服务,与终端厂商合作开发定制化的5G广播终端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