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从4G到5G的网络升级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其技术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架构演进

  • 选择组网模式:3GPP标准中定义了多种5G架构选项,如SA(独立组网)和NSA(非独立组网)。SA是一种一对一的组网模式,一个核心网配一种基站,包括Option2和Option5等;NSA是一对多的组网模式,一个核心网带两种基站,包括Option3/3a/3x、Option4/4a、Option7/7a/7x等。目前四大运营商5G网络都采用SA组网的方式,中国广电也朝着SA组网方向发展,因为SA网络架构简单,网络时延相对较小,能更好地满足5G业务对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要求。
  • 核心网升级:中国广电自建5G核心网,采用服务化架构,包括SMF(会话管理功能)、UPF(用户面功能)、AUSF(鉴权服务器功能)等多种网络功能,以集中化、云化为基石,构筑IT/CT融合和软硬一体极简网络。同时,中国移动为中国广电建设700MHz/2.6GHz频段的广电专用5G核心网,该核心网主要由信令面AMF、SMF/PGW - C、NSSF、NRF、CHF等网元,以及用户面I - UPF组成。双方通过设置的互通网关实现互通。

无线网络建设

  • 基站建设与升级

    • 700MHz频段基站建设: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共同建设48万个700MHz 5G基站,700MHz频段波长较长,覆盖能力强,适合偏远地区的大范围覆盖。无线基站同时广播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的PLMN,广电用户上送移动代建的广电5GC&EPC处理,移动用户上送移动5GC处理。
    • 2.6GHz频段基站利用:充分利用中国移动2.6GHz频段的5G基站资源,实现城市热点需求区域的覆盖,与700MHz频段基站互为补充,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网络需求。
    • 4G基站升级:在5G网络覆盖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保障用户业务连续体验,中国广电需利用中国移动存量4G LTE基站资源为业务提供支撑。部分4G基站需要升级为eLTE,以支持与5G网络的互操作。
  • 网络切片技术应用:网络切片技术可以将物理网络切割成多个逻辑切片,每个切片都可以独立配置和管理,以满足不同业务的差异化需求。中国广电可以利用5G网络切片技术,为不同的垂直行业(如工业制造、交通运输、医疗健康等)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

4G/5G互操作

  • 融合网元部署:为处理4G/5G及IMS网络中呼叫控制网元对用户的数据访问,中国广电5G核心网部署UDM + HSS融合网元,统一存储4G/5G用户数据;把PCF + PCRF作为策略控制的统一节点进行部署;SMF + PGW - C、UPF + PGW - U均需融合部署,以实现用户在4G/5G各网络下策略控制的一致性,简化网络结构,优化转发路径。
  • 互操作策略制定:根据MME与AMF之间是否存在N26接口,分为有N26接口的互操作方案和无N26接口的互操作方案。同时,5G系统针对同时支持5GC和EPC的UE定义了单注册和双注册两种模式,对于UE来说,单注册是必选项,而双注册为可选项。在注册过程中,UE应向网络侧表明具备支持两种网络制式的能力,以实现后续网络的互操作处理。

技术改造与升级

  • 4G基站替换与5G设备安装:要将中国广电的4G网络升级为5G网络,需要对现有4G基站进行替换,以支持5G频段的信号覆盖。同时,安装新的5G设备,并进行必要的配置和调试工作。整个升级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且需要时间来完成。
  • 承载网升级:承载网需要具备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时延,以满足5G业务的需求。可以通过采用新型的传输技术(如OTN/PTN/IPRAN)和设备,对承载网进行升级和改造,提高网络的传输能力和可靠性。

终端适配与优化

  • 手机适配:推动手机厂商推出支持中国广电5G网络的终端设备,确保手机能够兼容广电的5G频段和网络技术。目前,《2025年版中国广电5G手机产品白皮书》明确了广电5G频段能力要求与手机终端技术指标,要求手机必须支持基于LTE和NR SA的IMS通话服务,必须兼容VoLTE、EPSFB和VoNR等。
  • 用户体验优化:通过优化网络覆盖、提高网络质量、丰富业务应用等方式,提升用户在5G网络下的使用体验。例如,利用5G NR广播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音视频内容服务;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从4G到5G:中国广电网络升级的技术路径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3961.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5 月 07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