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系上市公司可凭借5G网络和技术优势,在业务、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实现转型,以下是具体的转型路径:

业务层面

  1. 拓展5G通信业务

    • 个人用户市场:推出具有吸引力的5G套餐,如“电视 + 宽带 + 5G”全融合套餐,提升用户ARPU值。像湖北广电就可通过整合自身资源,为用户提供包含高速网络、丰富电视节目以及5G通信服务的套餐,吸引更多用户选择。
    • 政企客户市场:为政府、企业等提供定制化的5G解决方案,如为应急管理部搭建全国应急广播5G指挥调度系统,实现“空天地”一体化应急通信,拓展在垂直行业的市场份额。
  2. 创新5G应用业务

    • 5G NR广播:这是中国广电最具特色的业务之一。用户终端具备5G NR广播功能时,可在不使用SIM卡的情况下,通过基站接收电视节目及其他视听信号。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广电已在北京部分测试路段开展车载音视频技术验证等工作,未来若区域规模试验成熟,可在全国进行大范围覆盖,为用户带来新的视听体验,也为公司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 推动5G与行业融合应用:积极申报设立广电总局“移动广播与信息服务国家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推动5G移动广播通信技术与北斗导航、遥感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应用技术创新,促进广电5G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自然资源等领域的行业合作与应用。
  3. 深化媒体融合业务

    • 打造全融合业务体系:明确“手机 + 电视 + 宽带 + 语音 + 卫星 + X”全融合业务体系的发展目标,加快形成“有线 + 5G”融合发展新格局。例如将电视节目通过5G网络进行高清、实时传输,实现大小屏互动,让用户在不同终端都能获得优质的视听内容。
    • 发展超高清视频业务:4K/8K超高清频道开播已成为趋势,如北京冬奥纪实8K频道成为全球首个常态化播出的8K频道。广电系上市公司可加大在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和传输方面的投入,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特性,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超高清视频服务。

技术层面

  1. 参与5G技术标准制定和研发

    • 积极参与5G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掌握行业发展的主动权。例如参与5G - Advanced等技术的研发和标准制定工作,推动行业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提升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 与科研机构、设备制造商等合作,开展5G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如推进5G - A商用进程,完成一系列5G - A 3CC、增强RedCap及毫米波等技术试验,为未来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2. 提升网络技术能力

    • 利用700MHz黄金频段优势,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5G网络,快速实现网络覆盖。同时,积极跟进和部署5G - A,完成部分网络升级,提高网络的性能和质量,满足用户对高速、稳定网络的需求。
    • 加强网络智能化建设,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网络的实时监测、优化和管理,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市场层面

  1. 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身的5G网络优势、特色业务和服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例如利用社交媒体、线下营业厅、广告投放等方式,宣传“5G + 广电”的独特价值,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 针对不同用户群体,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如针对年轻用户推出“星燃卡”,定向免流主流视频平台;针对农村市场推出低价套餐和适合农村用户的特色业务,扩大用户群体。
  2. 拓展合作生态

    • 与内容提供商合作,整合广电系内容库(如央视、地方台节目),推出独家的广播电视节目和增值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5G应用场景。例如推出“免流看直播”等特色服务,吸引广电电视用户和视频爱好者使用广电5G网络。
    • 与企业合作,将5G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运营中,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与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合作,开展5G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实践,拓展市场空间。

组织管理层面

  1. 推进全国一网整合

    • 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的要求,建立有线电视网络和广电5G网络的统一运营管理体系。中国广电已完成对全国23家非上市广电网络公司及北京歌华有线的整合管理,但仍需进一步深化整合,发挥全国一网规模化、集约化和固移融合化优势,形成规模运营效益,全面提升行业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引进和培养5G相关的专业人才,包括网络技术、应用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提高公司的创新能力和运营水平。
    • 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系上市公司如何借力5G实现转型?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3972.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5 月 07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