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科技赋能者,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广电)以"5G+物联网+区块链"技术为基座,构建覆盖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的全链条数字化体系,开创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广电实践新路径。

一、构建数字农业新基建

中国广电建成全国首个农业专网融合平台:

  • 空天地感知网:部署10万+农业传感器,融合卫星遥感与地面5G网络,数据采集精度达厘米级
  • 区块链溯源系统: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流程可信链条,完成2.3亿批次农产品数据上链
  • 边缘算力节点:在18个粮食主产省部署AI算力站,病虫害识别响应速度提升至30秒

技术突破:自主研发的"神农"农业大模型,整合气象、土壤、市场等200+维度数据,产量预测准确率达95%。

二、创新农业生产场景

打造"耕-种-管-收"全周期智能体系:

  1. 精准种植革命

    • 东北黑土地5G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水肥精准调控,玉米亩均增产18%
    • 新疆棉田无人机巡检平台,棉铃虫识别准确率98%,农药使用量减少40%
  1. 智慧养殖升级

    • 内蒙古牧区"电子围栏+北斗项圈"放牧系统,牲畜走失率下降90%
    • 湛江深海养殖5G智能网箱,溶解氧监测精度达0.01mg/L,死亡率降低60%
  1. 农机智联生态

    • 江苏试点无人农机编队作业,协同误差小于2cm,作业效率提升3倍
    • 开发农机共享平台,设备利用率从35%提升至78%,服务农户超50万

典型案例: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建成"数字植物工厂",通过光配方调控技术,叶菜生长周期缩短25%,年产值增加2.3亿元。

三、重塑农业流通体系

构建"产供销"一体化数字平台:

  • 智能供应链

    • 农产品冷链物流温控系统,腐损率从15%降至3%
    • 开发"AI价格预测"模型,市场行情预判准确率提升至88%
  • 电商新基建

    • 832个脱贫县建设"5G助农直播间",孵化乡村主播超3万名
    • "云货架"系统实现农产品上行效率提升4倍,物流成本降低35%
  • 金融服务创新

    • 农业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平台,累计授信超200亿元
    • 碳汇交易区块链系统,内蒙古草原碳汇项目年增收1.2亿元

技术突破:研发的"农情天眼"卫星监测系统,在河南夏粮抢收中实现收割进度分钟级更新,调度效率提升6倍。

四、构建乡村振兴共同体

联合产业链打造数字农业生态:

  • 标准体系:牵头制定《智慧农业物联网建设规范》等12项国家标准
  • 人才培育:建成数字农业实训基地,年培训"新农人"超10万人次
  • 国际合作:为东盟国家建设水稻种植数字平台,亩产提升30%

创新成果:在浙江"未来乡村"试点中,通过5G+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乡村治理驾驶舱,公共事务处理效率提升80%,入选联合国数字减贫典型案例。


结语

从黑土地上的智能农机到南海之滨的深蓝牧场,从山间田头的直播电商到云端的农业大脑,中国广电正以"数字技术"重绘农耕文明新图景。这种将科技创新与大地脉动深度融合的实践,不仅开辟了农业现代化转型新赛道,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彰显科技兴农的使命担当。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纵深推进,中国广电正用连接之力唤醒沉睡资源,用创新之火点燃希望田野,谱写新时代的"数字农耕曲"。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耕云数链":构建智慧农业的数字化新范式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482.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3 月 31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