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信任体系建设的开拓者,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广电)以"区块链+5G+物联网"技术为基座,构建覆盖版权保护、供应链管理、数据流通的全场景可信服务体系,开创数字时代价值互联的广电实践新路径。
一、构建区块链新基建
中国广电建成国家级区块链服务网络(BSN):
- 自主可控链群:研发"广链"主链,支持万级TPS并发,交易确认时间压缩至0.5秒
- 智能合约工厂:部署200+标准化合约模板,政务合同签署效率提升20倍
- 跨链互操作平台:实现与央行数字货币、司法存证链等10条国家级链的数据互通
技术突破:自主研发的"共识引擎"算法,能耗较传统PoW机制降低99.8%,获工信部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
二、创新行业应用场景
打造"信任即服务"生态矩阵:
数字内容确权
- 构建影视版权区块链存证系统,完成120万小时内容上链,盗版监测效率提升90%
- 开发数字藏品铸造平台,故宫《千里江山图》动态NFT首发秒罄,交易额破亿元
智慧供应链
- 为海尔构建家电溯源链,零部件信息查询响应时间缩短至0.3秒
- 部署冷链物流温控链,疫苗运输数据篡改风险归零,覆盖全国85%疾控中心
数据可信流通
- 建立医疗数据授权共享平台,实现10亿份电子病历"可用不可见"
- 开发碳足迹追踪链,精准核算3000家企业碳排放,交易结算效率提升5倍
典型案例:杭州亚运会票务系统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50万张电子门票防伪核验,黄牛票务发生率下降98%。
三、构建数字信任共同体
联合政产学研构建开放生态:
- 标准体系:牵头制定《区块链与分布式记账技术应用指南》等6项国家标准
- 司法融合: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建"天平链",电子证据司法采信率达100%
- 开发者生态:上线"链动者"开源社区,汇聚3万名开发者,孵化应用超500个
技术突破:研发的"轻节点"技术,使物联网设备可直接接入区块链网络,终端成本降低80%。
四、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
创新可信治理新模式:
- 政务链:构建跨省通办链,实现社保转移等200项业务"链上秒办"
- 公益透明链:汶川地震重建资金全流程上链,善款去向追溯粒度至0.1元
- 数字身份链:发行1.2亿张居民数字身份凭证,信息核验效率提升30倍
创新成果:在雄安新区试点"区块链+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土地拍卖、工程验收等50类业务全流程可信管理,廉政风险下降75%。
结语
从影视IP的版权守护到疫苗冷链的全链追踪,从碳足迹的精准核算到数字身份的可信验证,中国广电正以"区块链+"重构数字经济信任基石。这种将分布式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实践,不仅开辟了价值互联网时代的新赛道,更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树立了可信生态的行业标杆。随着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行动的深入推进,中国广电正用代码之约构建数字契约,以共识之力驱动千行百业,书写数字经济可信发展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