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5G基站的共建共享模式(如与中国移动合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在短期内快速降本增效,也可能因过度依赖合作伙伴而弱化长期竞争力。其影响需从技术、市场、战略三个维度综合评估:

  1. 共建共享的“降本”逻辑

(1) 资源复用:直接节省CAPEX/OPEX

• 铁塔与站址:共享中国移动现有基站(超450万座),避免重复建设,节省土地租赁和电力成本。

• 传输网络:利用移动的骨干网和回传资源,减少光纤铺设投入(广电自有传输网覆盖不足)。

• 运维体系:共用网管系统、巡检团队,降低人力成本(广电无需自建运维队伍)。

(2) 快速覆盖:缩短市场窗口期

• 700MHz黄金频段协同:广电通过共享移动的2.6GHz/4.9GHz基站,快速实现全国覆盖(2022年底已建成48万站)。

• 用户规模效应:共享网络可更快吸引用户,摊薄单用户成本。

(3) 政策红利

• 工信部明确要求“避免5G重复建设”,共建共享符合政策导向,可获取频谱、税收等支持。

  1. 潜在竞争力弱化风险

(1) 核心技术能力空心化

• 网络控制权缺失:广电缺乏对基站参数(如波束配置、切片策略)的自主调整能力,难以定制差异化服务。

• 研发投入不足:依赖移动的技术支持,可能导致自研能力退化(如毫米波、卫星融合等前沿领域)。

(2) 业务同质化

• 套餐设计趋同:若仅作为移动的“虚拟运营商”,广电套餐可能沦为价格战工具(如目前广电5G资费与移动高度相似)。

• 行业应用滞后: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B端市场,移动优先满足自身客户需求,广电可能失去先机。

(3) 品牌认知困境

• 用户可能将广电视为“移动子品牌”,削弱其作为第四大运营商的独立形象。

  1. 广电的破局路径:平衡共享与自主

(1) 关键资源“抓大放小”

• 核心网自主可控:坚持自建核心网(已建成南北两大中心),保障用户数据主权和调度灵活性。

• 差异化频段深耕:独立部署700MHz广覆盖层和毫米波容量层,避免完全共享导致频段优势流失。

(2) 业务层创新突围

• 广播通信融合:利用700MHz+卫星链路,推出5G广播(如冬奥会8K直播)、应急广播等特色服务。

• 垂直行业绑定:与文旅、广电总局合作,打造“5G+视听”专网(如元宇宙演唱会、VR景区导览)。

(3) 动态共享策略

• 分场景共享:

◦ 农村地区:全面共享移动基站,降低覆盖成本;

◦ 城市热点:自建毫米波小站,强化容量竞争力。

• 分阶段调整:初期以共享为主,后期(2025年后)逐步增加自建比例。

  1. 国际经验对比

• 美国Dish Network:通过共享AT&T网络快速部署5G,但同步自建Open RAN核心网,主攻企业专网市场。

• 日本乐天移动:初期完全共享KDDI网络,后转向自建Open RAN,成本反而上升,但获得技术自主权。

结论:降本是手段,而非目的

广电的共建共享模式是否弱化竞争力,取决于“共享程度”与“自主创新”的平衡:

• 短期:共享是理性选择,可快速形成“覆盖-用户-现金流”正循环;

• 长期:需通过核心网自主、频段差异化、行业专网构建“非对称优势”。

若仅停留在“成本依赖”,广电或沦为管道提供商;若能借共享网络腾出资源聚焦业务创新,反而可能实现“轻资产运营+高价值服务”的弯道超车。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5G基站共建共享模式:降成本还是弱化竞争力?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498.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1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