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与华为联合研发的“超级基站”,是通信行业一次“标准话语权争夺”与“技术路线博弈”的典型样本。这一合作既体现了双方在5G-A/6G时代的战略互补,也暗含了产业链主导权的微妙平衡。以下是深度技术解构与博弈分析:

  1. 超级基站的三大技术突破点

(1) 频谱融合:Sub-1GHz与毫米波的化学反应

技术模块 广电贡献 华为创新 融合价值
700MHz广覆盖 黄金频段授权 MetaAAU超大规模天线 单站覆盖半径达15km(较4G提升3倍)
毫米波热点补盲 试验频段(26GHz/40GHz) 智能波束赋形算法 峰值速率突破10Gbps
动态频谱共享(DSS) 广播通信融合架构 基于AI的实时资源调度 4G/5G/广播频谱利用率提升45%

博弈焦点:华为希望主导毫米波技术标准,而广电强调700MHz广播属性的不可替代性。

(2) 算网一体:基站即边缘数据中心

• 华为昇腾算力:
单基站集成16TOPS AI算力,可本地处理8K视频转码(时延<10ms);

• 广电内容分发:
利用基站缓存热门4K节目,边缘命中率达92%(降低骨干网压力)。

利益交换:华为获得广电内容生态的算力试验场,广电换取华为的芯片级优化支持。

(3) 绿色节能:能源架构重构

方案 传统基站 超级基站 节能效果
供电模式 纯市电 光伏直供+液冷(PUE 1.05) 碳排放降低68%
功放技术 GaN(效率55%) 新型超构表面功放(效率72%) 单站年省电1.8万度
休眠策略 符号级关断 AI预测性深度休眠 闲时功耗降至50W

博弈暗线:华为倾向推广全频段液冷方案(高毛利),而广电力推光伏适配方案(政策补贴导向)。

  1. 标准话语权的争夺

(1) 3GPP标准战场

• 华为提案:
将超级基站架构写入R18(5G-A标准),强调毫米波与Sub-6GHz协同;

• 广电反制:
联合央视推动FeMBMS(增强型广播)成为必选功能,确保广播属性不被边缘化。

最新进展:R18初步采纳了双方技术,但毫米波与广播的优先级仍未明确。

(2) 国内行业标准

• 广电主导:
《5G广播基站设备规范》要求强制支持700MHz广播回传;

• 华为妥协:
在基站基带芯片预留广播处理单元,但限制为可选功能。

博弈结果:形成“硬件支持广电标准,软件适配华为方案”的折中路线。

  1. 产业链控制权的明争暗斗

(1) 核心器件自主化

组件 华为掌控点 广电反制措施
基站芯片 巴龙6000基带芯片 要求开放广播接口API
射频功放 自研GaN器件 引入国替代供应商(如国博电子)
能源系统 智能锂电管理 强制采用广电光伏认证设备

(2) 生态圈地运动

• 华为阵营:
通过OpenRAN拉拢中小设备商,削弱广电对传统广电系厂商(如烽火)的控制;

• 广电联盟:
联合三大运营商成立“广播通信融合工作组”,稀释华为话语权。

动态平衡:目前华为仍掌握70%核心专利,但广电在广播领域保有15%关键专利。

  1. 商业模式的根本分歧

(1) 华为的“设备商逻辑”

• 目标:
通过超级基站推动全球设备升级(预估市场规模¥600亿),尤其瞄准中东毫米波市场;

• 策略:
强调基站算力化,为云服务铺路(类似AWS Outposts)。

(2) 广电的“运营商逻辑”

• 目标:
构建“内容+网络”闭环,通过广播能力差异化竞争(如应急广播政府付费);

• 策略:
压低设备价格(利用集采优势),要求华为开放基站内容缓存管理权限。

妥协方案:采用分润模式——华为获得设备销售收益,广电享有内容分发增值收入。

  1. 6G时代的预埋博弈

(1) 太赫兹技术路线

• 华为押注:
140GHz太赫兹通信(已有实验室10m传输纪录);

• 广电防御:
推动420-450MHz低频太赫兹成为6G广播频段。

(2) 星地一体架构

• 华为星链计划:
测试基站与低轨卫星(如星耀)的直连;

• 广电反制:
要求超级基站必须支持中国星网(GW星座)协议。

博弈本质:华为想延续设备主导权,广电则争夺空天地标准定义者角色。

结论:竞合关系的动态平衡

这场合作揭示了通信业的深层规律:

  1. 技术互补性决定合作下限(700MHz+毫米波的物理融合不可逆);
  2. 标准话语权决定利益上限(华为需广电的频段,广电赖华为的芯片);
  3. 6G卡位战将重塑博弈格局(太赫兹与卫星成为新战场)。

建议观察两个关键节点:

• 2024年R18标准冻结时广播功能的优先级;

• 2025年华为是否拆分基站业务(类似荣耀剥离)。
这将决定谁是未来十年通信基础设施的真正定义者。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华为“超级基站”:联合研发背后的技术博弈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542.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1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