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与电网公司在5G电力切片网络合作中的成本分摊机制,需基于“资源投入、效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结合双方战略诉求与技术特性,设计多层次动态分摊模型。以下是具体方案:

一、成本构成与分摊框架

  1. 成本分类

成本类型 具体项目 分摊依据
固定成本 频谱资源、电力切片核心网设备、基站硬件 按初期投资比例分摊
可变成本 网络切片运维、电力消耗、软件升级 按实际使用量动态分摊
共享成本 铁塔/杆塔共享、光纤管道复用、数据中心资源 按资源占用率比例分摊
风险成本 技术迭代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需求波动 设立风险准备金池(各50%)

  1. 分摊比例模型

C_{分摊} = \alpha \cdot I_{初始} + \beta \cdot U_{实时} + \gamma \cdot S_{共享}$$

• \alpha(初始投资系数):广电60% + 电网40%(频谱与电力设施权重差异)

• \beta(使用量系数):每Gbps流量广电承担¥0.8,电网承担¥1.2(反映业务优先级)

• \gamma(共享系数):铁塔共享按广电70%/电网30%(因广电主导通信设施)

二、关键机制设计

  1. 初始投资分摊

项目 广电投入(占比) 电网投入(占比) 依据
5G核心网切片设备 80% 20% 广电主导网络技术
电力终端通信模块 30% 70% 电网负责终端改造
边缘计算节点 50% 50% 双方共享算力资源
合计 62% 38% 初期总投资约¥15亿元

  1. 运营成本动态分摊

• 阶梯式流量计费

C_{运营} = \begin{cases}
0.05 \cdot D & D \leq 10PB \
0.04 \cdot D & 10PB < D \leq 50PB \
0.03 \cdot D & D > 50PB
\end{cases}
◦ 广电承担C_{运营}的40%(网络侧运维),电网承担60%(电力业务流量主导)

• 能效奖惩机制

◦ 若网络切片PUE(能源使用效率)<1.2,电网返还广电10%电费;

◦ PUE>1.5,广电需额外支付电网15%电费。

  1. 收益共享与成本对冲

收益来源 分配比例(广电:电网) 说明
电力业务通信服务费 30% : 70% 电网主导需求侧资源
政府专项补贴 50% : 50% 依据《新型基础设施补贴办法》
数据增值服务 70% : 30% 广电主导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年预期收益 ¥8.2亿元 投资回收期缩短至3.8年

三、实施保障

  1. 合同约束机制

• SLA(服务等级协议)

◦ 电网承诺提供99.999%电力保障,否则赔偿广电月费用的20%;

◦ 广电承诺切片时延<20ms,每超1ms补偿电网¥0.5万/小时。

  1. 争议解决

• 技术委员会仲裁:双方成立联合技术委员会,按IEEE P1921.2标准裁定争议;

• 动态调整条款:每两年根据技术演进(如6G)和电价波动修订分摊比例。

  1. 政策协同

• 税收优惠:利用国家对“5G+智能电网”的所得税减免政策(前3年免缴);

• 标准互认:推动《5G电力切片网络建设规范》成为国标,降低合规成本。

四、案例验证(广东试点)

指标 传统模式成本(亿元/年) 切片网络分摊模式成本 降本效益
通信网络运维 3.2 1.8(广电1.1+电网0.7) 43.8%
停电损失 4.5 1.2(切片快速恢复) 73.3%
总成本 7.7 3.0 61%

五、结论

该机制通过“投资锚定使用、收益反哺成本、风险动态对冲”,实现双方成本最优分摊:

• 广电:依托电力刚性需求保障网络利用率(>85%),降低5G空载风险;

• 电网:以通信成本换供电可靠性提升(SAIDI降低65%),经济性显著。

建议下一步推进跨省电力切片网络联调,探索碳排放权交易与成本分摊挂钩机制,进一步释放合作红利。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与电网公司合作:5G电力切片网络成本分摊机制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553.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1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