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设备已成为出行、就医、消费的“标配”。然而,对于许多老年人而言,复杂的操作界面、眼花缭乱的功能设置却成了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为响应国家“智慧助老”号召,中国广电充分发挥媒体传播与公共服务优势,推出“银发数字课堂”公益项目,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暖心服务,帮助老年群体轻松掌握智能技术,享受便捷的数字生活。一、直击痛点:老年人面临的“智能困境”

在银行ATM机前手足无措、因不会扫码被公交拒载、因无法线上挂号耽误就医……类似的场景折射出老年人在数字化进程中的尴尬处境。调查显示,超六成老年人因“操作复杂”“担心出错”而抗拒使用智能设备。中国广电深入社区调研发现,老年人并非抵触科技,而是缺乏系统化、低门槛的学习渠道。为此,“银发数字课堂”应运而生,旨在以“适老化”为核心,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

二、广电特色教学:从“手把手”到“放心用”

区别于传统培训,“银发数字课堂”采用“理论+实践+陪伴”三位一体模式,打造老年人友好的学习体验:

场景化课程设计

围绕老年人高频使用场景,开发“微信视频通话”“手机支付”“预约挂号”“导航出行”等实用课程,每节课聚焦一个核心功能,避免信息过载。

沉浸式互动教学

在社区活动中心设立“模拟体验区”,配备大屏幕、大字体操作指南和方言辅导员,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老人亲手操作手机、电视等设备。

情感化陪伴服务

组建“银龄志愿者团队”,由年轻学员与老年学员结对,通过“代际互助”增强学习信心。课后还提供24小时在线答疑,消除老人独自使用时的焦虑。

三、技术赋能:广电终端助力智慧生活“零门槛”

中国广电不仅提供教学服务,更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

适老化终端改造:推出“长辈模式”电视盒子,支持语音遥控、字体放大、一键报警等功能,简化操作流程。

专属内容聚合:在电视端开设“银发专区”,整合戏曲、养生、反诈等老年人喜爱的内容,规避复杂的信息流推送。

安全防护体系:联合公安部门推出“防诈骗提醒”服务,实时拦截可疑链接与电话,守护老人财产安全。

四、成效与启示:让“数字鸿沟”变“幸福桥梁”

自“银发数字课堂”启动以来,全国超200个城市的老年用户参与其中,满意度达95%以上。许多老人从“怕用手机”变为“爱用手机”,甚至化身社区“技术指导员”。一位参与者感慨:“以前觉得智能设备是年轻人的玩具,现在我能用手机和孙子视频,还能自己网上买菜,生活方便多了!”

这一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国广电的社会责任,更探索出一条“技术+服务+情感”的助老路径:通过媒体传播打破认知壁垒,依托网络基建优化适老体验,以人性化设计重塑数字包容性。正如中国广电相关负责人所言:“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科技红利,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五、展望未来:持续深化智慧助老生态

下一步,中国广电计划联合社区医院、商超、交通部门等,拓展“数字课堂”的场景边界。例如,开设“就医挂号专场”“无接触支付实训营”,并推出方言版教学视频,进一步消除地域与文化隔阂。同时,通过5G+AI技术开发智能辅具,如语音助手、跌倒监测设备等,为老年人构建更安全、更贴心的数字生活圈。

科技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制造鸿沟,而是让所有人共享便利。“银发数字课堂”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用温暖的科技力量,让老年人的世界不再“慢半拍”,而是与时代同频共振。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银发数字课堂,广电教爸妈玩转智能生活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707.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