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上海独居老人王奶奶因腿疾突发摔倒,慌乱中按下了床头的中国广电“可视呼叫按钮”。远在千里外的儿子手机端立即弹出视频请求,通过客厅的高清摄像头,他清晰看到母亲状态平稳,随即远程联系社区医生上门救治。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背后,是中国广电依托“5G+智慧家庭”技术打造的“24小时可视问候”系统,正悄然改写独居老人的安全保障逻辑。 一、银发社会的隐痛:谁来守护“空巢时光”?

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独居老人数量已超1.2亿,每年因意外跌倒、突发疾病未能及时求助导致的悲剧高达数万起。传统监护手段存在响应滞后、隐私泄露风险高等痛点,而中国广电的“可视问候”系统,通过“智能硬件+云端服务+人性化交互”三位一体模式,构建起全天候、无死角的守护闭环。

二、技术破局:广电级的安全守护如何炼成?

  1. 全场景覆盖的智能终端

隐形摄像头矩阵:采用毫米波雷达与红外技术,客厅、卧室等关键区域部署无感监测设备,在保护隐私前提下实时捕捉老人活动轨迹。

AI行为分析引擎:通过深度学习识别“久坐不动”“异常跌倒”等危险信号,触发分级预警机制,精准度达98%。

双向语音交互:支持方言识别的智能音箱,老人只需说“我想看看孙女”,即可自动拨打预设亲情号码并同步推送视频邀请。

  1. 广电网络硬核支撑

700MHz黄金频段:低时延、强穿透特性保障偏远山区信号稳定,即使在地下一层车库、电梯间等场景仍可流畅通话。

边缘计算节点:在社区部署本地化数据处理中心,敏感数据本地化存储,杜绝隐私外泄风险。

  1. 情感化服务设计

定时问候提醒:子女可通过APP设置“每日视频打卡”,系统自动拨通视频并播放子女录制的语音问候。

节日彩蛋功能:重阳节自动推送老人与子女的历年合影合集,春节生成专属电子家书,用温情化解孤独。三、真实案例:科技如何点亮“孤岛”

紧急救援案例:湖南郴州的李爷爷突发心梗,智能床垫监测到心率异常后,联动120急救系统,救护车抵达时间缩短40分钟。

情感陪伴案例:内蒙古草原上的巴特尔老人,通过“云牧场”功能每天与海外留学的孙子“一起放羊”,屏幕共享技术让隔代亲情零距离。

数据印证:试点城市独居老人意外事件发生率下降65%,子女远程查看日均次数超12次,满意度达97%。

四、生态共建:编织更紧密的守护网络

中国广电正联合多方力量拓展服务边界:

医疗联动:接入三甲医院绿色通道,AI预检分诊系统可提前2小时预警中风风险;

社区协同:与物业合作安装“一键呼叫按钮”,与便利店、药店共建15分钟应急响应圈;

公益创新:联合公益组织推出“银发数字大使”培训计划,教会老人使用设备的同时,培育社区互助氛围。

五、未来愿景:从“安全监护”到“全龄友好”

下一步,中国广电计划推出“家庭健康管家”服务,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并与医保系统直连。同时探索“代际数字桥梁”项目,让年轻志愿者通过“视频陪聊”换取志愿服务积分,构建可持续的互助生态。

“我们不仅要做技术提供者,更要成为情感连接者。”中国广电适老化项目负责人表示。当高清镜头里映出父母微笑的面庞,当一键呼叫化作及时伸出的援手,科技便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流淌着温度的生命线——这或许正是中国广电献给老龄化社会最温暖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独居老人关怀时刻,广电24小时可视问候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711.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