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的央企使命与“网络强国”战略实践

引言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竞争新高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广电”)的横空出世,不仅是通信行业格局的重塑,更是国家顶层设计下的战略落子。作为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之后的第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国广电自诞生之初便肩负着双重使命:既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推动媒体融合、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国家队”。

一、诞生背景:破解行业痛点,响应国家战略

行业格局之变

2019年6月,工信部向中国广电颁发5G商用牌照,标志着我国通信运营从“三足鼎立”迈向“四轮驱动”新时代。这一决策背后,是打破传统运营商同质化竞争、弥补偏远地区网络覆盖短板、激活文化领域数字化创新的深远考量。

政策驱动之力

“全国一网”整合: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九部委联合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与广电5G一体化发展”,将原本分散的地方广电网络资产整合为“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的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

频谱资源赋能:国家将700MHz黄金频段划归中国广电,为其5G网络建设提供“低频覆盖广、穿透能力强”的天然优势;

文化数字化战略:2022年《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中国广电建设国家文化专网,成为中华文化全景呈现的核心载体。

二、央企定位:双重基因下的差异化路径

与三大传统运营商不同,中国广电兼具“文化央企”与“通信运营商”的双重基因,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文化基因:依托广电系统70年积累的媒体资源、内容制作能力和意识形态主阵地属性,打造“内容+网络+科技”融合生态;

通信基因:通过5G网络建设切入万亿级数字经济市场,以700MHz广覆盖特性弥补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共同富裕。

案例印证:

在2023年河南暴雨灾害中,中国广电率先启用应急广播系统,通过5G网络向受灾区域推送实时预警信息,同时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保障灾区群众基本文化服务,凸显“社会效益优先”的央企担当。

三、战略卡位: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布局

5G网络建设“加速度”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广电已建成超100万个5G基站,实现全国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90%,网络覆盖成本较传统高频5G降低40%。

用户规模“破圈增长”

凭借“低价优质”套餐策略,中国广电5G用户数在两年内突破1.5亿,其中农村用户占比达35%,成为普惠型数字服务的代名词。

生态协同“跨界共赢”

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基站、与华为联合研发700MHz终端设备、与阿里巴巴共建智慧家庭平台——中国广电通过开放合作,快速补齐技术、渠道与生态短板。

四、未来展望:国家战略下的“三步走”蓝图

短期目标(2023-2025):

完成“有线+5G”全业务融合,用户规模突破2亿,基本建成国家文化专网主干网。

中期目标(2026-2030):

实现6G技术前瞻布局,建成全球领先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成为文化数字化国际标准制定者。

长期愿景(2035):

赋能万物智联,构建“数字中国”神经中枢,成为全球媒体与通信融合发展的标杆企业。

结语

中国广电的诞生与崛起,是新时代国家战略与企业创新的共振。它不仅是通信行业的“破局者”,更是文化自信的“守护者”、数字红利的“传递者”。站在“全国一网”与5G浪潮的交汇点,中国广电正以央企之责、创新之魂,为“网络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国家战略担当】第四大运营商诞生记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882.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