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地方政府借助广电5G直播资源进行城市形象推广的系统化合作方案,涵盖技术应用、内容创新与运营转化全链路,兼具战略高度与实操细节:
一、战略合作框架设计
(一)三级资源整合体系
层级 广电资源 地方配套 协同价值
基础设施 5G基站集群 城市地标光网改造 构建"云边端"一体化传输网
内容生产 4K/8K超高清制播系统 非遗/民俗/产业场景库 打造城市IP素材池
传播渠道 央视/省级卫视播出矩阵 新媒体矩阵联动 实现"电视+手机+户外"三屏共振
(二)收益分配机制
- 基础服务费:按直播场次结算(含设备租赁/技术保障)
- 流量分成:广告收益按城市曝光量×0.6元/CPM计算
- 增值收益:衍生品销售分成(文旅产品15%-20%)
二、技术应用创新
(一)5G+超高清直播系统
智能拍摄矩阵
- 部署轨道机器人(实现城市天际线动态拍摄)
- 水下拍摄无人机(展示河道治理成果)
- 8K全景摄像机(捕捉大型活动全貌)
实时渲染技术
- AR城市地标叠加(历史场景数字复原)
- 实时字幕翻译(支持多语种传播)
- 智能美颜滤镜(保留城市特色建筑纹理)
(二)智慧导览系统
- 开发城市AR导航APP(融合广电5G定位精度±3米)
- 建立数字孪生城市模型(实时更新建设进度)
- 部署智能语音讲解系统(方言版+普通话版)
三、内容生产策略
(一)四大核心IP栏目
《城市心跳》
- 每晚黄金时段直播城市夜经济(商圈客流/夜景灯光秀)
- 开发"点亮城市"互动H5(用户点击触发地标亮灯)
《非遗新势力》
- 非遗传承人5G直播带货(同步销售文创产品)
- 开发工艺制作VR课程(用户可远程体验)
《重大项目进行时》
- 城市基建工程全景直播(桥梁/地铁建设实况)
- 开发工程进度可视化系统(BIM模型+实时数据)
《四季之美》
- 航拍季节变换延时摄影(春樱/夏荷/秋枫/冬雪)
- 开发动态壁纸下载(含城市地标元素)
(二)互动技术应用
- 开发「时空邮局」系统(观众可录制视频明信片)
- 部署AI虚拟主播(实时解说城市发展数据)
- 创建「云上城市」展厅(3D漫游城市重点区域)
四、运营转化体系
(一)流量转化模型
用户分层运营
- 泛旅游人群:推送景区优惠券(核销率提升至25%)
- 投资客群:定向投放招商手册(含产业园区VR看房)
- 文化工作者:开放非遗数据库(需申请访问权限)
数据资产沉淀
- 构建城市形象传播指数(含舆情/流量/转化三维评价)
- 开发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停留时长/互动频次/消费偏好)
(二)商业化变现路径
- 广告运营:开设「城市之窗」广告位(按CPM计费)
- 电商联动:开通「广电优选」特产馆(佣金分成15%-20%)
- 活动承办:承接企业新品发布会(场地租赁+技术保障套餐)
五、典型案例参考
西安城市形象升级项目:
- 联合央视打造《长安十二时辰》主题直播
- 运用5G+云渲染技术复原唐代长安城
- 单场直播带动大唐不夜城客流增长120%
- 衍生数字藏品销售额突破3200万元
六、实施路径规划
筹备期(1-2个月)
- 组建专项工作组(广电技术团队+政府宣传部门)
- 完成城市5G网络覆盖检测(重点区域上行≥20Mbps)
- 建立城市形象素材数据库(历史影像/现代风貌)
启动期(3-6个月)
- 上线首档直播栏目《城市名片》
- 开展「百名达人探城」活动(签约100+头部KOL)
- 启动城市形象数字藏品发行
深化期(持续运营)
- 开发城市元宇宙空间(接入广电XR平台)
- 建立常态化直播机制(每周3场主题直播)
- 申报国家级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核心数据指标:
- 直播触达人群超5000万人次/年
- 城市品牌搜索指数提升60%-80%
- 文旅消费转化率可达12%-15%
该模式已在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重大活动中验证可行性,建议重点打造「1+N」内容矩阵(1个主IP+N个垂直栏目),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形象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