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架构:广电-数据中心联合边缘节点设计
节点分层架构
核心层(省级数据中心)
↓
汇聚层(城市边缘云节点)
↓
接入层(广电基站+第三方边缘服务器)
- 广电贡献资源:
- 700MHz基站站址与传输管道
- 现有DAS系统改造为算力承载节点
- 数据中心服务商贡献:
- 边缘服务器集群与虚拟化技术
- 容器编排平台(如Kubernetes)
异构资源调度系统
- 智能调度引擎:基于NFV/SDN技术实现CPU/GPU/FPGA资源的动态分配
- 网络切片保障:为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高优先级业务预留专属通道
二、合作模式:从资源互补到价值共创
- 共建模式选择
合作类型 广电角色 数据中心服务商角色 适用场景
轻资产合作 提供站址与频谱资源 自建边缘服务器并运维 商业综合体、写字楼
重资产合作 投资建设边缘机柜 提供算力设备与云平台 工业园区、港口
混合所有制 以频谱资源入股 负责整体运营与市场拓展 智慧城市项目
核心分工原则
- 广电主导:频谱资源分配、物理站点协调、本地内容注入
- 服务商主导:硬件采购、软件定义网络(SDN)配置、AI算法部署
三、分成机制设计:动态收益模型构建
基础收益分配公式
总收益 = 边缘服务收入 × (广电权重α + 服务商权重β)
α = 广电资源投入占比(频谱+站址价值评估)
β = 服务商技术投入占比(算力+运维成本核算)
- 权重动态调整机制:每季度基于资源使用率重新评估α/β系数
- 增值服务分层分成
服务层级 收益来源 分成比例(示例)
基础算力租赁 按CPU/GPU时长计费 广电30% + 服务商70%
行业解决方案 按API调用次数收费 广电50% + 服务商50%
广告流量变现 开屏广告/内容推荐分成 广电60% + 服务商40%
风险对冲机制
- 保底收益条款:首年约定最低分成金额(如广电保底500万元/省)
- 超额利润共享:超出约定营收20%以上的部分按α+β比例二次分配
四、典型案例分析
雄安新区智慧交通项目
- 合作架构:
- 广电提供50个基站站址改造为边缘节点
- 阿里云部署AI交通分析算法
- 收益分配:
- 基础服务费:广电35% + 阿里云65%
- 交通违章抓拍数据增值收益:广电55%(数据主权方)
上海徐汇区商业综合体
- 创新模式:
- 用户连接广电边缘节点时,自动推送周边商户优惠券
- 消费转化数据反哺广电用户画像系统
- 分成效果:
- 商户支付流量费(广电40% + 服务商60%)
- 广告营销分成(广电60% + 服务商40%)
五、挑战与破局策略
挑战维度 具体问题 解决方案
技术壁垒 不同厂商设备协议不兼容 推动OpenEdge开源标准落地
计费争议 时延敏感型业务计费规则模糊 引入第三方区块链审计系统
政策风险 数据本地化存储合规性争议 建立“数据不出域”联合安全实验室
六、未来演进方向
技术融合:
- 广电700MHz+卫星互联网构建“空天地一体化边缘网络”
量子加密技术保障边缘节点数据安全. 生态扩展:
- 开放“边缘能力开放平台(ECP)”吸引开发者入驻
- 探索元宇宙场景下的分布式渲染算力共享
全球化复制:
- 输出“中国模式”至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