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与国家电网的铁塔共建共享合作,不仅是5G网络建设模式的创新,更是跨行业基础设施资源整合的标杆案例。通过复用国家电网的电力铁塔、变电站等资源部署5G基站,广电预计年省成本超5亿元,同时加速700MHz网络覆盖。这一合作对5G新基建的降本增效具有示范意义,以下从技术、经济、战略三方面深度解析:

一、技术实现:电力铁塔如何变身5G基站?

  1. 设施改造方案

◦ 塔桅复用:直接利用35kV及以上输电铁塔的闲置空间(距地面20-50米)加装广电5G AAU(有源天线单元),无需新建塔体;

◦ 供电共享:基站设备接入电网变电站的直流电源系统(-48V),省去单独布设电力线路和蓄电池;

◦ 传输优化:通过电力OPGW光缆(地线复合光缆)回传5G数据,替代传统光纤租赁。

  1. 关键技术突破

◦ 电磁兼容设计:采用滤波器隔离5G射频与电网高频谐波干扰,确保通信设备与电力设备安全共存;

◦ 智能运维系统:电网巡检无人机同步采集5G基站状态数据,实现“电-网”一体化监控。

  1. 覆盖效能提升

◦ 电力铁塔通常位于人口密集区或交通干线沿线,广电700MHz基站覆盖半径达3-5公里,单站可替代原有2-3个普通基站。

二、经济账:5亿元成本节省从何而来?

成本项 传统建设模式 电网共享模式 单站节省比例
铁塔租赁费 2万元/年/站 0(自有资源) 100%
电力配套 1.5万元/站(初期) 0.3万元/站(改造) 80%
土地征用 5万元/站(农村) 0(已有产权) 100%
光纤租赁 0.8万元/年/站 0.2万元/年/站 75%
合计(万站规模) 9.3亿元/年 4.1亿元/年 56%

注:按广电2024年计划新增1万站计算,实际节省可达5.2亿元/年。

三、战略价值:超越省钱的深层意义

  1. 覆盖速度倍增

◦ 国家电网拥有1200万座铁塔资源,若10%可改造为5G基站,广电覆盖能力将瞬间比肩三大运营商;

◦ 重点解决农村、山区等薄弱区域覆盖(如贵州试点中,电网铁塔使山区基站建设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1个月)。

  1. 垂直行业突破口

◦ 智能电网协同:5G基站与电网配电自动化终端共址,支撑毫秒级故障隔离(如广东南网试点降低停电时间30%);

◦ 综合能源服务:基站备用电源可参与电网削峰填谷,通过虚拟电厂模式创造额外收益。

  1. 政策护城河

◦ 该模式符合发改委《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中“跨行业基础设施共享”要求,后续或获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

◦ 广电可借此争取更多700MHz频段政策红利(如优先分配农村地区频谱)。

四、挑战与应对

• 技术风险:强电磁环境可能导致基站误码率升高,需联合华为开发电力专用AAU(已测试抗干扰能力提升20dB);

• 利益分配:电网要求分享5G基站收入的15%,广电可通过开放电力物联网数据接口对冲;

• 标准缺失:推动制定《电力基础设施承载5G设备技术规范》,避免重复建设。

五、行业影响:重塑5G基建逻辑

  1. 倒逼运营商改革
    移动/电信或加速与铁路、高速公路等国企合作,复制“社会塔变通信塔”模式(如中国铁塔已与邮政、民航展开谈判)。
  2. 催生新型服务商

◦ 共享规划服务:出现第三方公司专门评估加油站、水塔等设施的5G承载潜力;

◦ 混合产权运营:电网与广电可能成立合资公司,统一管理铁塔资产证券化。

  1. 全球示范效应
    该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5G低成本覆盖”中国方案,有望输出至“一带一路”国家(如印尼已表达合作意向)。

结语

广电与国家电网的合作,标志着5G建设进入“社会化共享”2.0阶段——从通信行业内部的铁塔共享(1.0阶段),升级为跨行业全要素整合。这种模式不仅大幅降低5G部署成本,更通过电力与通信的深度融合,为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等国家级新基建提供底层支撑。若能在2025年前实现10万站规模部署,广电有望以“轻资产”姿态逆袭成为5G覆盖最广的运营商,同时为6G时代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积累基础设施协同经验。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与国家电网共建共享铁塔:年省成本超5亿元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291.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6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