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革新:从高密算力到云边协同架构

高密度算力集群突破

广电行业加速构建“1+7+31+N”分布式算力体系 ,通过液冷技术、模块化电力解决方案等创新,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30kW,支撑千卡级AI训练集群部署。贵州枢纽节点依托“大衍”系统实现跨国数据协同计算,算力交易规模达28.85亿元,同时通过CBNET骨干网与5G网络深度融合,提升超高清内容传输效率与边缘节点响应速度 。

边缘推理与云网协同

随着DeepSeek-R1等轻量化模型推动边缘设备本地化推理普及,广电算力网络向“中心-边缘”协同架构演进。江西广电通过开源模型赋能中小机构AI定制能力,用户推荐精准度达92%;华为技术联合中国移动部署液冷智算设备,实现99.999%电力连续性,支撑京津冀、长三角弹性算力需求 。

 

二、绿色转型:从能耗管控到低碳技术突破

液冷技术与能效优化

针对高密度算力场景,科士达PowerFort一体化电力模块将供电链路效率提升至98.1%,PUE降至1.25以下 。广电湖北公司东湖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机柜与智能配电系统,电费成本降低40%,冷却能耗减少50%,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双碳”认证的智算中心 。

绿色算力生态构建

广电网络通过分布式能源接入与智能调度系统,实现算力任务“削峰填谷”。鄂尔多斯璇玑智算中心结合风电资源,年均碳排放强度较传统数据中心下降65%,为“东数西算”战略提供绿色标杆 。

 

三、国产替代:从技术攻坚到产业链自主

国产芯片与软硬协同

广电总局主导的AVS3超高清标准成为ETSI国际标准,推动国产编码芯片规模化应用。华鲲振宇、神州数码等企业联合研发的国产AI服务器占比超40%,训练成本降低90%,破解高端GPU“卡脖子”难题 。

开源生态与协议统一

DeepSeek-R1模型以MIT协议开源,联合高校与科研机构构建产学研联盟,实现训练框架与国产芯片深度适配。福建广电通过文化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探索国产模型在非遗数字化、古籍修复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

 

四、生态协同:从算力交易到全球标准主导

算力资源市场化运营

广电网络依托国家文化专网搭建算力交易平台,2024年累计完成智算服务订单458个,总规模超191亿元。唐山高新区智算中心通过弹性算力租赁模式,中小机构AI开发成本降低70% 。

国际标准与治理协同

广电总局联合国际组织推动AIGC版权标识、多模态IP改编等10项标准落地,主导超高清、区块链领域8项国际规则制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春晚直播通过数字水印技术实现盗版识别率90%,为全球内容安全流通提供“中国方案” 。

 

五、未来图景:从效能跃迁到文明共生

到2027年,广电智算体系将实现三大突破:

算力泛在化:边缘节点覆盖率达80%,支持亿级终端实时推理;

标准普适化:国产技术在国际标准占比提升至35%,文化数字产品触达15亿用户;

文明数字化:基于联邦学习的跨国文化数据共享平台建成,推动“敦煌数字壁画”“故宫文物孪生”等IP全球协同开发 。

正如中国广电宋文玉所言:“算力网络不仅是基础设施,更是文化复兴的数字血脉。”未来,广电行业将以“绿色算力+国产创新”双引擎,推动全球数字文明从“效能竞争”向“价值共生”升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东方智慧 。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智算网络升级与绿色转型:广电新质生产力驱动全球算力体系效能跃迁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1434.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7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