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底座:构建“算网融合-数据资产化”双轨体系
江苏有线依托国家文化大数据华东区域中心,打造“算力云网+数据中枢”的复合型基础设施,形成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文化专网节点体系 。通过“有线+5G+卫星”立体化传输网络,实现北京歌华、深圳文交所等骨干节点互联,并完成苏州五级文化专网贯通,接入文化机构超200家,支撑文化数据“安全-确权-交易-分发”全链路能力 。联合长三角算力联盟,提供边缘计算与云端渲染服务,支撑4K/8K超高清直播时延压缩至0.05ms,覆盖家庭用户超200万户 。同时,规划2026年发射首颗广电量子通信卫星,构建覆盖“一带一路”的天地一体化传输网络,支撑跨洲际文化数据低时延传输 。
二、场景创新:从乡村振兴到国际传播的生态渗透
智慧广电乡村工程
建成800个智慧广电乡镇(街道),覆盖650万家庭、1800万用户,提供“名师空中课堂”“残疾人之家”等公共服务模块,实现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的“一屏通办” 。通过“新国货电商”平台推动乡村振兴,包装“家乡好物”产品,助销农副产品超亿元,并在南京国际矿博会吸引10国400名外商参与,推动文化贸易全球化 。
数字文化IP国际化表达
“何以长江”数字大展:运用5G通讯、4K交互、虚实共生技术,以数字化叙事解码长江文化,总传播量突破2.3亿次,亮相深圳文博会、印度尼西亚世界水论坛等国际平台 ;
南京国际矿博会:吸引美、德、法等10国近400名外商参与,全网传播量超5.4亿,成为深化国际合作的生动实践 。
量子安全民生服务
北京门头沟山区部署量子加密应急广播系统,灾害预警响应时延压缩至0.3秒,定向推送精准度达99.99% 。
三、生态协同:从标准引领到全球文化枢纽
产业链聚合:联合华为、腾讯、DeepSeek共建“广电慧家”平台,网关用户ARPU值提升23.85元/月,带动产业链收入超亿元 ;
标准体系构建:主导制定《国家文化专网组网技术要求》等12项行业标准,解决IP地址规划、跨域数据互通等关键技术难题,推动长三角文化数据互联互通 ;
元宇宙文化贸易:上线“江苏数字品牌馆”元宇宙平台,支持数字藏品跨境交易,累计交易额超2亿元,成为“一带一路”文化数据互联的核心节点 。
四、未来图景:从地面网络到文明数字永生
天地一体化传输:2026年发射首颗广电量子通信卫星,构建覆盖海洋、沙漠的跨洲际传输网络,支撑低时延、高安全的文化贸易 ;
文化遗产数字孪生: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建设量子神经记忆库,实现公元前10世纪人类思维流的高保真存储,计划2030年完成全球文明数字孪生体系 ;
脑机交互服务延伸:研发家庭虚拟数字人管家,支持语音、手势、脑机多模态交互,响应精度达99.99%,已在苏州试点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