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龄化加速与数字经济交汇的背景下,银发经济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领域之一。中国广电作为兼具媒体传播、网络基建与本地服务能力的“国家队”,在老年智能终端推广中占据独特优势。如何以适老化产品为入口,构建“硬件+内容+服务”的全链条生态,不仅是企业开拓新增长极的关键,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选择。
一、银发经济的“智能终端机遇”与广电优势
需求爆发与供给缺口并存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2.6亿,但智能终端适老化产品渗透率不足15%。老年群体对健康管理、紧急呼叫、便捷支付等场景需求迫切,而现有产品普遍存在操作复杂、功能冗余、价格虚高等痛点。广电可依托“内容+网络”优势,开发“简化操作、精准服务、国资信用”的适老化终端,填补市场空白。
“媒体+终端”协同的内容赋能
广电拥有覆盖全国的融媒体传播矩阵,可通过电视、广播、短视频等渠道开展适老化内容教育。例如,在地方台开设《银发科技课堂》,以方言讲解智能设备使用技巧;在IPTV界面增设“一键呼叫紧急联系人”“语音控制家电”等适老化功能入口,将终端推广与内容服务深度融合。
政策红利与本地化服务网络
作为“数字适老化”改造试点参与方,广电可对接民政部“智慧助老”工程,争取财政补贴支持。同时,利用覆盖城乡的营业厅与网格化服务团队,提供“终端体验+安装调试+售后培训”一站式服务,破解老年人“不会买、不敢用、没人教”的困局。
二、差异化推广策略:从“产品售卖”到“服务闭环”
终端设计:适老化与场景化并重
硬件简化:推出“一键通”老年手机,集成SOS求救、用药提醒、手电筒等高频功能,采用大字体、实体按键与语音交互设计。
服务整合:与医疗机构合作开发“健康监测手表”,实时传输心率、血压数据至子女手机与社区医疗平台,同步提供在线问诊绿色通道。
场景延伸:在智能家居领域,开发“广电魔方”中控设备,通过语音指令控制灯光、空调等家电,预设“回家模式”“睡眠模式”等适老场景。
渠道布局:线上线下联动渗透
线下触点:在广电营业厅设立“银发体验区”,配备志愿者一对一指导,并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旧手机折价换购老年终端)。
线上裂变:利用短视频平台打造“银发光荣榜”,邀请老年用户分享智能设备使用心得,通过“教爸妈用手机”挑战赛扩大传播。
内容运营:构建“适老化数字生态”
教育内容:制作系列短剧《王大爷的智能生活》,以情景喜剧形式演示扫码支付、视频通话等场景,通过广电网络定向推送至老年家庭。
社交赋能:在IPTV平台搭建“银发社区”,支持老年用户组建兴趣群组、观看怀旧影视剧、参与线上棋牌活动,增强终端使用黏性。
信任背书:联合权威机构发布《老年智能终端白皮书》,明确产品适老化标准,并推出“广电认证”标识,化解老年人对隐私泄露的担忧。
三、挑战与破局:跨越“数字鸿沟”与“商业可持续”
成本控制与市场教育双线作战
老年群体对价格敏感且品牌认知度低,需采取“硬件补贴+服务收费”模式:前期通过政府合作项目降低终端售价,后期以“健康管理套餐”“亲情守护服务”等增值业务实现盈利。例如,购买健康监测手表可赠送每月三次线上医生问诊服务。
技术适老与功能创新的平衡
部分厂商过度简化功能导致体验割裂,广电需平衡易用性与扩展性:例如,在“一键通”手机中保留“简易模式”与“标准模式”切换选项,允许子女远程调整设置;通过AI学习用户习惯,自动推荐常用功能入口。
生态共建与数据安全保障
银发经济涉及医疗、金融等敏感数据,需构建“广电+合作伙伴”的数据安全联盟: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加密流转,与社区医院、养老机构签订数据使用协议,明确“数据不出端、服务不越界”的底线。
四、未来图景:从“终端销售商”到“银发服务生态主”
广电在银发经济的布局不应止步于硬件,而应向“服务整合者”升级:
纵向延伸:基于终端数据开发“老年人数字画像”,为政府提供养老政策优化依据,为企业定制精准产品;
横向联动:与文旅、保险等行业共建“银发经济联盟”,例如推出“智能终端+景区优惠”套餐,或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健康监测+意外险”组合产品;
技术迭代:探索XR技术在老年陪伴领域的应用,如开发VR怀旧剧场、AI虚拟子女互动等功能,弥补情感陪伴缺口。
结语
老年智能终端的推广,本质是技术与人文的共融。中国广电需以“适老化”为切入口,将网络基建能力转化为“有温度的服务”,在解决社会痛点的过程中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唯有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尊严与幸福感,广电才能在银发经济的蓝海中,成为连接科技与人文的“数字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