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底座:700MHz频段重构低空通信范式中国广电700MHz频段(n28)凭借覆盖广(单基站覆盖半径达4.8公里)、穿透强(山区信号强度稳定在-92dBm)和低时延(<20ms)的三大特性 ,成为低空经济通信网络的核心支撑。在2025年3月广东江门试飞中,搭载该频段基站的无人机实现了72平方公里广域覆盖,综合性能达常规应急通信方案的2-3倍 。这一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低空飞行器在偏远地区、复杂地形的通信难题,更将单平方公里组网成本降低至高频段的1/3 ,为规模化商用奠定基础。
二、行业赋能:从物流到文旅的生态裂变
智慧物流:
甘肃广电联合企业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单机日配送量达500单,山区运输效率提升80% ;
700MHz网络支持超2000台设备并发连接,满足大型物流园区全域调度需求 。
农林植保:
广东试点“5G+无人机植保平台”,农药喷洒精准度达98%,年节约成本超120万元/万亩 ;
农田传感器数据实时回传,病虫害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 。
低空文旅:
平凉景区推出“VR航拍无人机租赁”,游客沉浸式观景带动二次消费增长55% ;
无人机灯光秀表演通过700MHz网络实现毫秒级指令同步,覆盖10万人级大型活动 。
三、生态联盟:技术+场景的协同创新
广电通过“频谱开放+生态共建”模式,已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合作矩阵:
设备层:联合大疆、极飞开发定制化无人机,兼容北斗导航与AI避障系统,年产能规划突破5000台 ;
平台层:搭建低空经济数据中台,集成飞行审批、路径规划、保险理赔等功能,服务响应效率提升70% ;
应用层:开放API接口吸引300+开发者,上线物流配送、电力巡检等垂直应用,平台抽成比例达15%-25% 。
四、政策红利:国家级战略加速万亿市场爆发
财政支持:中央财政每年拨款50亿元用于低空经济新基建,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倾斜比例最高达40% ;
标准制定:广电主导《5G低空通信技术规范》编制,计划2026年完成国际电联(ITU)标准申报 ;
市场预测:2026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其中物流、安防、文旅三大领域占比超60% 。
五、未来图景:从基础网络到数字空域
广电计划三年内建成覆盖全国的低空通信网络,同步推进三大战略:
空域数字化:通过5G+北斗构建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系统,实现3000米以下空域全要素可视化监管 ;
场景商业化:拓展城市空中交通(UAM)、无人机货运等新兴领域,2028年目标激活百万级飞行器联网 ;
全球化输出:与东南亚国家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低空经济带”,输出“设备+频谱+运维”整体解决方案 。
数据验证与标杆案例:
广东试飞项目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2.1年,年减少灾害损失12亿元
甘肃平凉首单低空文旅业务月营收突破80万元,客单价提升300%
700MHz无人机巡检海上风电场,单次飞行检测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