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5G的核心技术布局中,700MHz频段因其独特的传播特性成为关键资源。以下从技术优势、应用潜力及现存挑战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700MHz频段的技术优势
- 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
700MHz频段信号传播损耗低,单个基站覆盖半径可达2.6GHz频段的2-3倍,农村区域覆盖半径可达4.66公里,城市区域约1.34公里。其波长较长,绕射能力和穿透力优异,能有效覆盖偏远地区、室内环境及高速移动场景(如高铁),显著降低基站部署密度。 - 组网成本低,节能高效
相比中高频段,700MHz基站建设成本可降低60%以上,且功耗更低,符合绿色低碳网络建设需求。例如,广电通过共建共享模式与中国移动合作,计划两年内完成48万基站部署,快速实现全国覆盖。 - 国际标准支持与产业链协同
中国广电推动700MHz大带宽(2×30MHz/40MHz)技术方案成为全球首个低频段5G国际标准(3GPP R16),并联合全球近十家公司完成技术验证。中国移动的参与进一步加速了终端生态成熟,2021年起主流5G手机已支持该频段。
二、应用场景与创新潜力
- 广域覆盖与深度覆盖结合
700MHz作为底层网络,与2.6GHz/4.9GHz中高频段协同,形成“高低频互补”架构,支撑城区深度覆盖、农村广域覆盖及高速移动场景。 垂直行业赋能
- 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支持智能理货、远程监控等物联网应用,已在港口、近海通信等场景完成测试。
- 智慧农业与应急通信:覆盖偏远农村及海域,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和灾害应急能力。
- 5G广播融合:通过5G NR广播技术实现广播电视与通信服务融合,探索公共服务新形态。
- 政企与消费级服务
依托“内容+网络”优势,广电计划推出差异化服务,如高清视频、家庭宽带及政企专网,同时通过192号段拓展个人用户市场。
三、现存挑战与应对策略
- 清频工作复杂度高
需关闭原用于模拟/数字电视的频段(DS-37~DS-48),涉及全国6026座台站、1.2万个频道迁移,技术复杂且周期长,部分地区清频进度滞后影响建网节奏。 产业链成熟度待提升
- 设备与终端适配:700MHz大带宽设备(如4T4R基站)需定制化开发,初期成本较高;终端需支持2×30MHz带宽,2021年后逐步普及。
- 行业应用生态:需联合垂直行业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如智能工厂、智慧医疗等场景仍需探索。
- 容量与速率限制
700MHz带宽较窄(最大40MHz),理论下行速率约440Mbps,难以满足高清视频、AR/VR等大带宽需求,需依赖中高频段补足容量。 - 建设与运营压力
两年内完成48万基站部署需高效协调资源,且广电需在“边建设、边运营”中平衡投资回报,通过共享中国移动传输承载网降低初期成本。
四、未来发展方向
- 技术融合:深化与5G广播、物联网、算力网络等技术结合,打造“空天地海”一体化覆盖网络。
- 生态共建:联合终端厂商、内容提供商及垂直行业,推动700MHz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 频谱效率优化:探索动态频谱共享、载波聚合等技术,提升频谱利用率。
总结
700MHz频段为中国广电提供了差异化的5G网络建设基础,但其成功商用依赖于清频进度、产业链协同及应用场景创新。通过与中国移动的共建共享,广电有望快速补齐网络覆盖短板,同时需在容量扩展和垂直行业赋能上持续突破,以实现从“广覆盖”到“价值变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