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5G NR广播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视频传输技术,确实在多个方面重新定义了视频传输的方式和体验,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技术概述与标准推动
中国广电5G NR广播技术是基于5G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并可融合广播电视发射塔进行协同覆盖的全新广播组播技术。该技术已在3GPP 5G国际标准立项成功,并于Rel - 17版本获得支持,由中国广电联合国内外行业伙伴共同推动。这一技术的诞生,为视频传输带来了新的可能。
传输模式创新
- 混合模式传输:区别于传统广播电视以及网络视听模式,5G NR广播采用单播、组播与广播的混合模式。通过移动蜂窝基站及广播电视发射塔协同发射,能向各种类的智能终端提供新型交互化的视频广播服务和融合信息服务。例如在大型体育赛事直播中,既可以通过广播模式让大量用户同时接收赛事的基本信息,又可以通过组播或单播为特定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观看视角和高清视频内容。
- 动态无缝切换:可实现动态且无缝地切换单播服务与广播服务。单播如同通过手机看网络视频,需花费流量点播观看;而广播无需流量。这种切换能力能根据网络状况和用户需求灵活调整,保障用户始终获得良好的观看体验。比如在人员密集的场馆,当广播模式出现信号拥堵时,可快速切换到单播模式,确保用户能正常观看视频。
业务形态丰富
- 传统与新型广播融合:业务形态更为灵活,既支持传统电视频道广播,让用户能收看到熟悉的电视频道节目,又能支持新型的交互化视频广播服务,如VR视频、360度全景视频、互动视频等。用户不再局限于被动观看,还可以与视频内容进行互动,获得全新的视听感受。例如在观看演唱会直播时,用户可以通过互动视频选择不同的拍摄视角,身临其境地感受现场氛围。
- 拓展全新广播业态:支持融合信息广播服务,双向交互性好,可扩展公共安全、应急广播等全新的多媒体广播业态。在应急情况下,能及时向用户发布预警信息和相关救援内容,发挥广播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终端适配广泛
- 适配多种5G终端:能广泛地适配各种类型的5G标准通用终端。只要是基R15版本的5G通用终端,不需要进行硬件上的改变,均能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对中国广电5G NR广播功能的支持。这大大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升级成本,加速了技术的普及。
- 支持多种接收模式:支持Free - to - Air和无SIM卡模式,实现通用5G终端的接收。用户无需插入SIM卡,只要手机等终端支持相关技术,就可以接收到广播信号,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扩大了用户群体。
传输优势显著
- 解决高并发传输难题:实现了对高质量、高码率多媒体内容的高并发量传输,解决了传统广播与通信技术在人员密集、高并发量场景下难以在通用移动终端上进行高速率应用传输的技术难题。例如在大型演唱会、体育赛事等活动中,大量用户同时观看直播,5G NR广播技术也能保证视频的流畅传输。
- 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基于信号覆盖广、穿透能力强的700M频段,采用“一对多”的高效通信模式,打破了传统“点对点”通信的局限,让“一对万”高效传输成为现实。与传统通信模式相比,减少了网络资源的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保证了视频播放的流畅度。
应用场景多元
- 媒体广播类业务:包括融媒体新闻传播业务,可随时随地向覆盖区域内的所有5G手机用户提供主流媒体内容服务;广播、电视业务,将广播内容从客厅延伸至无处不在,拓展广播电视的受众范围和服务业态;直播、赛事业务,让用户通过手机多角度高清观看表演实况,感受现场氛围。
- 应急广播类业务:充分发挥5G NR广播网络的传输时延低、不受运营商限制、覆盖容量大等特点,结合地理位置、用户群体等分群设置,精准开展地震、疫情、火灾等应急广播业务,打造广电特有的三位一体应急广播体系。
- 空中下载升级类业务:基于高时效性、高精度定位等特点,为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提供软件升级、地图更新、精准导航分流等服务,保障升级时效性。
产业发展推动
- 标准制定与产业链支持:中国广电在5G NR广播技术的标准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发展。众多主流设备商,如华为、中兴、爱立信、大唐移动、诺基亚、联发科、高通等,其5G基站、核心网、手机终端等均有支持5G NR广播的设备型号。这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 商用进程加速:中国广电已联合中国移动在多地开展了5G NR广播试点工作,如在北京、上海、安徽、海南等地进行现网试点。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拓展,预计未来将实现更大规模的商用,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高效、丰富的视频传输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