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获得5G牌照背后有着明确的政策导向,同时也具有多方面的行业意义:
政策导向
- 促进市场竞争:从国外经验来看,一个健康的通信网络需要有三四家企业才能既保证竞争又确保投入的合理性。中国广电获得第四张5G牌照,目的之一就是促进通信市场的竞争。通过引入新的运营商,打破原有三大运营商的垄断格局,促使各运营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价格、加大创新投入,从而推动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
- 推动5G网络共建共享:给广电发牌也是为了推动5G网络共建共享。中国广电在2021年1月与中国移动达成合作,共建共享700MHz的无线接入网,此外还租用中国移动的2.6GHz网络以构成完整的5G网络服务。这种共建共享模式可以减少重复投资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快速形成5G服务能力,提升网络效益和资产运营效率。
- 推动广电网络整合与转型:这是推进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中国广电肩负着5G技术驱动下媒体融合、移动优先、智慧广电战略发展布局的重任,其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将推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促进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和通信传播方式走向融合。
- 优化频谱资源配置:中国广电拥有700MHz这一业界公认的“黄金频段”,将其用于5G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该频段信号传播损耗低、覆盖广、穿透力强、组网成本低等优势,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广电腾退自己的700兆频段资源,用于5G建设。
行业意义
- 丰富市场竞争主体,提升行业活力:中国广电作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入局5G市场,给市场带来了更多活力。新的竞争机制会促使电信运营商在技术研发、服务效率、市场拓展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从而扩大中国5G市场规模,为产业链上下游创造更多机会。从目前一些媒体曝光的中国广电5G资费套餐来看,价格有所下降,符合促进市场竞争的初衷,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 推动5G网络覆盖与应用拓展:中国广电的700MHz频段适合用于部署广覆盖的物联网,其入局可以助力补齐农村地区、边远山区、林牧区等场景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覆盖短板。同时,中国广电可以充分发挥综合传输优势,加快形成新型广电媒体传播网、国家文化专网和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网,面向政用、民用、商用和工业用,创新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和精准化服务,拓展5G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 促进媒体融合与产业协同发展:中国广电拥有丰富的内容、传媒以及视频资源,其5G网络服务启动后,可以充分发挥综合传输优势,促进广播电视传播方式和通信传输方式走向融合。在应用上,基于5G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mMTC、uRLLC),结合广电自身的内容优势以及传播方式实现的特点,使得广播电视业务与5G的融合发展具有想象空间,能够催生融媒服务新业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此外,中国广电参与共建5G应用产业生态,有利于形成各方参与的新局面,共同打好5G应用发展的“团体赛”,在音视频领域制作生产、国家文化数字化等方面,创新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和精准化服务,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 提升我国在全球5G行业的话语权:中国广电技术提案成为全球首个5G低频段(Sub - 1GHz)大带宽5G国际标准,提高了其在全球5G行业的知名度和话语权。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5G技术的国际化发展,也为全球5G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