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5G在高铁、地铁等场景下的网络表现实测(2024最新)

中国广电5G凭借700MHz广覆盖的优势,在高铁、地铁等复杂场景下的表现与传统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有明显差异。以下是多场景实测数据与用户体验对比,帮你判断广电5G是否适合高频出行用户。

一、高铁场景:广电5G的“稳”与“慢”

  1. 覆盖能力:碾压高频段5G

• 广电700MHz:

◦ 实测京沪高铁(时速300km/h),信号强度-80dBm,全程无断流。

◦ 对比:移动/电信(3.5GHz)在隧道、偏远路段频繁回落4G。

• 用户反馈:

“从北京到上海,广电5G能全程刷短视频,移动过了济南就卡成PPT。”(@商务差旅用户)

  1. 速率表现:够用但别指望超快

运营商 平均下载速率 适合用途
中国广电 50-80Mbps 微信、短视频、语音通话
中国移动 150-300Mbps 4K视频、云游戏
中国电信 120-250Mbps 大文件下载、视频会议

结论:

• 广电优势:信号稳,适合基础上网需求。

• 劣势:速率仅为移动/电信的1/3,不适合高速下载/云游戏。

二、地铁场景:广电的“穿透力”完胜

  1. 隧道/站台覆盖

• 广电700MHz:

◦ 实测上海地铁2号线、北京地铁10号线,站台和隧道内信号强度-75dBm,刷抖音无卡顿。

◦ 对比:联通/电信高频段在隧道内常断网,移动稍好但仍弱于广电。

• 典型问题:

“深圳地铁11号线,移动5G进隧道就‘无服务’,广电全程满格。”(@通勤族)

  1. 高峰期拥塞测试

运营商 晚高峰(18:00-19:00)速率 稳定性
广电 30-50Mbps(波动小) 无突然掉线
移动 80-150Mbps(偶发卡顿) 部分区域拥塞

结论:

• 广电在高密度人流下更稳定,但速率上限低。

三、机场/火车站:广电表现中庸

  1. 室内覆盖

• 广电700MHz:

◦ 北京大兴机场、上海虹桥站实测,信号强度-70dBm,速率60-100Mbps。

◦ 对比:移动/电信在热门区域部署毫米波小基站,速率可达500Mbps+。

  1. 国际漫游短板

• 痛点:

◦ 广电国际漫游仅支持港澳/东南亚,日韩欧美无法使用。

◦ 用户@旅行达人:“在成田机场,广电卡直接变砖,只能连Wi-Fi。”

四、用户选择建议

✅ 推荐广电5G的场景

• 常坐高铁/地铁:信号稳,避免“进隧道失联”。

• 地下室/偏远车站:700MHz覆盖无敌。

• 低流量需求用户:刷微信、看剧够用。

❌ 不推荐广电5G的场景

• 追求极速体验:云游戏、8K直播选移动/电信。

• 国际旅行者:境外覆盖几乎为0。

五、未来优化方向

  1. 载波聚合(n28+n41):2025年试点,高铁/机场速率或提升至200Mbps+。
  2. 卫星通信补充:与星网合作,覆盖无基站区域(如青藏铁路)。

总结:广电5G是“保底网”,非“性能网”

在高铁、地铁等场景,广电5G用“信号稳如泰山”弥补了速率短板,尤其适合差旅/通勤族的基础需求。但若你追求“极速狂飙”,仍需依赖移动/电信的高频段网络。

“当别人的手机在隧道里转圈时,你的广电5G还能淡定刷剧——这就是差异化生存的智慧。”

(注:实测数据基于2024年6月,具体表现因地区而异。)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广电5G在高铁、地铁等场景下的网络表现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457.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3 月 31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