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双碳"战略的践行先锋,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中国广电)以"绿色网络+智慧能源+生态协同"为核心,打造覆盖网络建设、内容生产、用户服务的全链条低碳体系,开创广电行业绿色转型新路径。

一、构建绿色网络基础设施

中国广电建成全球首个全场景低碳通信网络:

  • 基站能效革命:部署AI动态功耗系统,闲时能耗降低70%,年节电超15亿度
  • 自然冷源利用:在贵州、内蒙古建成液冷+自然风冷数据中心集群,PUE值降至1.15以下
  • 光伏网络覆盖:全国5G基站光伏板安装率达38%,年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

技术突破:自主研发的"绿盾"能效管理系统,实现碳排放分钟级监测与智能优化,获国际电信联盟绿色标准认证。

二、创新绿色内容生产模式

打造零碳内容生态链:

  1. 虚拟制片技术

    • 电视剧《三体》采用虚拟拍摄技术,减少实景搭建碳排放85%,制作周期缩短40%
    • 开发AI场景生成引擎,影视素材复用率提升至90%
  1. 低碳转播体系

    • 杭州亚运会实现全球首次"零碳开幕式"直播,通过碳积分抵消2.3万吨排放
    • 部署5G背包+边缘计算设备,外场转播设备能耗降低60%
  1. 绿色内容运营

    • 上线"碳中和"专题频道,制作环保科普内容超10万分钟,触达用户8亿人次
    • 推出"绿色观影积分"计划,用户节电行为可兑换观影权益,参与率超45%

典型案例:冬奥会期间构建"云上冬奥"数字平台,减少人员流动碳排放12万吨,获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先锋奖"。

三、构建智慧能源管理体系

创新能源技术应用:

  • 虚拟电厂网络:整合全国2.3万座基站储能系统,削峰填谷能力达800MW
  • 绿电交易平台:年交易可再生能源证书(REC)超5亿千瓦时,绿电使用占比提升至40%
  • 碳资产开发: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在云南建成10万亩"广电碳中和林",年固碳量超50万吨

技术突破:研发的"碳迹链"区块链平台,实现碳排放全生命周期溯源,数据不可篡改率达100%。

四、构建绿色产业共同体

引领行业低碳转型:

  • 设备循环计划:建立旧终端回收再生体系,年回收处理设备超500万台,材料再利用率达92%
  • 绿色供应链标准:制定《广电行业碳中和白皮书》,推动200+供应商达成碳足迹披露
  • 国际合作网络:加入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GeSI),与欧盟共建低碳内容实验室

创新成果:在雄安新区建成全球首个"零碳智慧广电示范区",实现能源自给率120%,碳减排量达年均8万吨。


结语

从基站光伏板的熠熠生辉到虚拟制片的数字革新,从碳积分激励的全民参与到林业碳汇的生态反哺,中国广电正以"绿色基因"重塑行业未来。这种将低碳理念融入血液的创新实践,不仅开辟了广电行业可持续发展新赛道,更在国家"双碳"战略中彰显主力军担当。随着全球气候治理的深化推进,中国广电正用科技之笔描绘绿水青山,以连接之力守护地球家园,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华章。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绿动未来":构建广电行业碳中和新范式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484.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3 月 31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