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护航:硬核护眼,守护“睛彩”童年中国广电联合中科院视觉健康实验室,打造“0蓝光+动态亮度调节”护眼系统:

AI坐姿监测:摄像头智能识别儿童观看距离与角度,实时语音提醒“离屏幕太近啦!”;

环境光自适应:根据室内光线强度自动调节屏幕亮度与色温,蓝光辐射量减少72%;

20-20-20法则提醒:每观看20分钟自动切换护眼动画,引导孩子远眺20英尺外景物20秒。

权威认证:通过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认证,用户实测反馈“孩子连续看动画片3小时,眼睛不再干涩红肿”。

 

二、内容智选:分级教育库,让娱乐变“课堂”

拒绝“填鸭式”灌输,中国广电携手北师大教育研究院构建“适龄内容矩阵”:

分龄推荐系统:按3-6岁、7-12岁等年龄段划分内容,从《趣味汉字启蒙》到《航天科学实验课》,精准匹配认知水平;

互动式学习:AR动画《恐龙百科》让孩子“亲手”触摸霸王龙头骨,AI语音问答实时解答好奇心;

正能量专区:精选《典籍里的中国》少儿版、《大国工匠》微纪录片,用故事传递文化自信。

数据印证价值:2024年儿童模式用户日均观看教育类内容时长超90分钟,家长满意度达91%。

 

三、智慧管理:家长端“一键掌控”,亲子共成长

从“被动限制”到“主动参与”,中国广电赋予家长“全场景管理权”:

时间沙漏功能:自由设定每日使用时段(如学习日18:00-19:30),到期自动锁屏;

内容黑/白名单:手动屏蔽不适宜节目,或指定“必看清单”(如学校推荐的科普动画);

亲子互动报告:每周生成《家庭观影报告》,统计知识亮点(如“本周学习5个成语+3个科学原理”),支持一键分享至社交平台。

家长实测:“以前总担心孩子乱刷视频,现在能看到他学会用英语数数,还能跟我讨论火箭发射原理!”

 

四、生态共建:让技术更有温度

中国广电联合多方力量,打造儿童成长守护生态圈:

公益护眼计划:向山区学校捐赠搭载儿童模式的智能终端,开展“屏幕素养小课堂”;

专家智库支持:邀请儿科医生、教育心理学家录制《家庭观影指南》,解答“如何避免信息茧房”“游戏成瘾干预”等难题;

虚实融合体验:通过电视大屏连接线下科技馆,观看《火星基地建造》直播时可参与虚拟种植实验。

社会价值:截至2024年,儿童模式已覆盖全国1000万家庭,助力减少青少年近视率12%,入选工信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优秀案例”。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中国广电儿童模式智能守护,寓教于乐看得见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671.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1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