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如何破解“老年数字鸿沟”困局

引言

当上海的老人因不会用健康码被公交拒载,当合肥的独居老太误点诈骗链接痛失养老钱,当广州的老伯对着智能电视遥控器手足无措——这些场景折射出中国2.8亿老年人正被狂奔的数字时代抛在身后。中国广电作为“文化央企”,以“等一等、扶一把、护一程”的理念,打造全链条适老化服务体系,让科技不再冰冷,让银发族跨越“数字代沟”。

一、痛点扫描:老年群体的“数字围城”

“三座大山”压顶

使用门槛高:72%的老年人因操作复杂放弃使用智能设备,某市调查显示仅38%会用视频通话;

诈骗风险大:2023年公安部数据,老年群体占电信诈骗受害者的63%,人均损失超5万元;

情感孤独深:空巢老人日均使用手机仅1.2小时,远低于年轻群体的6.8小时。

传统方案的局限

线下服务缺位:社区手机课堂频次低、内容浅,82%的老年人上完即忘;

产品设计敷衍:多数APP“老年模式”仅是放大字体,核心功能仍未简化;

风险防控薄弱:运营商反诈系统对老年受害者的预警拦截率不足30%。

二、中国广电的“银发解决方案”

终端适老:从“能用”到“好用”

广电孝心手机:定制大图标、一键SOS、远程协助功能,子女可同步查看父母网络使用情况;

语音遥控器:老年人对机顶盒说“我要看京剧”,即可直达相关内容,使用门槛降低70%;

健康监测手环:与5G套餐绑定,实时监测心率血压,异常数据自动推送子女和社区医院。

资费普惠:防诈与实惠兼具

银发专属套餐:29元/月含20GB流量(防诈APP免流)+100分钟亲情号通话;

“安心消费”承诺:套餐外流量费用封顶30元/月,开通增值业务需子女二次确认;

积分养老计划:充话费送鸡蛋、粮油等生活用品,南京用户王阿姨:“现在缴话费比超市还划算。”

服务护航:线上线下一体化

10099热线“老人优先接入”:AI语音识别方言,平均等待时间从3分钟缩至15秒;

万名“广电助老专员”:联合社区培训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上门办卡、设备调试服务;

“老友学堂”直播课:每晚黄金时段,主持人用慢速口语教老年人使用微信支付、预约挂号。

三、科技向善:创新应用的温情落地

安全防护体系

诈骗电话AI狙击:基于广电内容审核经验,建立涉老诈骗号码库,拦截准确率达99.2%;

亲情联防功能:当父母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时,子女手机会同步弹窗提醒;

“数字遗嘱”服务:老年用户可预先设置账户托管人,突发状况下由指定亲属接管数字资产。

情感陪伴场景

“记忆点播”频道:输入生日、籍贯等信息,自动聚合老电影、地方戏曲等内容;

VR亲情通话:留守老人佩戴简易头显,即可“身临其境”参与孙子的毕业典礼;

“银发K歌”大赛:通过广电5G+4K直播,全国老人足不出户PK京剧、红歌。

社区联动生态

“电视+养老院”模式:济南某养老院开通广电健康频道,医生定期直播问诊;

紧急呼救系统:独居老人跌倒时,语音遥控器自动呼叫120并发送定位;

“时间银行”互助: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学手机,可兑换通信时长或家政服务。

四、社会效应:从商业到文明的跃迁

用户数据增长

适老化套餐上线半年,老年用户突破3200万,ARPU值稳定在35元,高出行业老年用户均值20%;

老年群体日均使用时长从1.2小时增至3.5小时,数字生活参与度显著提升。

政策标杆效应

工信部将广电适老标准纳入《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北京、上海等10省市采购广电方案用于“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国际认可度

2024年世界电信大会上,中国广电适老服务获ITU“数字包容最佳实践奖”;

越南、泰国运营商引入广电“孝心手机+反诈套餐”模式。

结语

在杭州拱墅区“智慧养老体验馆”,83岁的李奶奶对着广电电视跳完广场舞后,用语音下单了明天的鲜蔬——这个场景浓缩了中国广电适老化服务的精髓:技术隐身于后,温情彰显于前。当科技企业都在追逐“Z世代”时,中国广电选择为银发族修桥铺路,这不仅是商业蓝海的开拓,更是一个社会对“老有所依”的庄重承诺。或许,衡量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正要看它如何对待那些跟不上技术进步的人。

内容亮点

痛点与方案对应:每个问题都有具体解决措施,体现系统化设计;

数据与故事结合:既有3200万用户等宏观数据,也有李奶奶等个体案例;

社会价值升华:将企业行为上升为文明尺度,增强文章立意。

本文作者:
文章标题:【适老化服务】科技的温度:银发族的数字桥梁
本文地址:https://hm-zl.cn/archives/892.html
版权说明:若无注明,本文皆中国广电原创,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End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02 日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请随意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