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加入O-RAN联盟,标志着其5G网络建设正式转向开放化、软件化路线。通过引入O-RAN架构,广电有望将无线接入网(RAN)设备成本降低30%,同时加速700MHz与4.9GHz多频协同网络的部署效率。这一战略选择不仅重塑国内5G设备市场格局,更对全球开放网络生态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深度解析:
一、广电O-RAN方案的核心突破
- 架构重构:从封闭到开放
传统RAN 广电O-RAN方案 成本/性能优化
专用硬件(华为/爱立信) 通用x86服务器+加速卡 硬件成本↓40%
厂商绑定协议栈 解耦式CU(中央单元)/DU(分布式单元) 软件采购成本↓25%
封闭式运维接口 标准化A1/E2开放接口 运维效率↑50%
技术亮点:
• 700MHz白盒化基站:采用联想ThinkEdge SE450边缘服务器搭载ASIC加速卡,支持4G/5G双模,单站成本压至8万元(传统设备12万+);
• 智能切片调度:通过O-RAN联盟定义的RIC(RAN智能控制器)实现广播业务与移动业务的资源动态分配。
- 供应链本土化替代
设备模块 传统供应商 O-RAN替代方案 国产化率提升
基带处理单元 华为AAU5613 中兴vRAN + 寒武纪MLU加速卡 100%
射频单元(RU) 诺基亚AirScale 京信通信O-RU + 昂瑞微射频芯片 85%
前传光模块 思科 光迅科技25G灰光模块 90%
二、30%降本的具体实现路径
- 硬件成本削减(贡献降本18%)
• 通用服务器替代专用设备:戴尔EMC PowerEdge XR4000部署DU,采购成本比传统DU低60%;
• 国产芯片规模化应用:华为海思退出后,采用紫光展锐5G基带+地平线边缘AI芯片,芯片成本下降35%。
- 软件成本优化(贡献降本7%)
• 开源软件栈:基于ONF的SD-RAN开源项目开发CU,节省许可证费用;
• 自动化运维:阿里云提供智能运维AIops工具,减少人力投入。
- 能效与运维改进(贡献降本5%)
• AI节能策略:通过O-RAN联盟的SMO(服务管理与编排)层实现基站按需休眠,能耗降低30%;
• 开放接口集成:第三方开发者可接入RAN数据开发应用(如故障预测),运维响应速度提升2倍。
三、对产业竞争格局的重构
- 设备商洗牌
厂商类型 受益方 受冲击方 市场变化
传统巨头 中兴(vRAN软件优势) 华为(AAU硬件销量下滑) 华为RAN份额或跌至35%↓
新兴玩家 京信通信(O-RU出货↑) 爱立信(专用设备滞销) 开放RAN市场2025年达$42亿
芯片商 寒武纪(AI加速卡) 高通(基带芯片需求降) 国产基带份额突破50%→
- 运营商合作模式变革
• 广电与移动共建共享2.0:在O-RAN架构下,双方可动态共享频谱资源(如移动2.6GHz与广电700MHz时频双工);
• 第三方创新激励:通过O-RAN开放接口,允许腾讯云等企业开发广播切片调度算法,形成应用生态。
四、战略价值与风险应对
- 广电的三大收益
• 快速网络部署:O-RAN设备即插即用,700MHz全国覆盖时间从5年缩短至3年;
• 差异化服务:通过RIC自定义广播QoS策略,时延比传统网络降低20%;
• 标准话语权:主导O-RAN联盟“广播-通信融合工作组”,推动中国方案成为Release 19标准。
- 风险与对策
• 技术成熟度:O-RAN现网稳定性不足,对策:在雄安建设万人级压力测试网;
• 安全质疑:美方宣称O-RAN增加攻击面,对策:联合中国信通院发布《O-RAN安全白皮书》;
• 生态碎片化:各厂商接口实现不一致,对策:强制要求通过中国泰尔实验室认证。
五、全球O-RAN进程中的中国定位
- 技术输出:
将广电700MHz O-RAN方案推广至东南亚(如泰国True Group)、非洲(埃塞俄比亚电信),替代西方设备; - 标准引领:
在3GPP与O-RAN联盟同步推进“开放广播网络”标准,对抗AT&T主导的Open vRAN路线; - 6G预研:
O-RAN架构将成为中国6G“星地一体”网络的基础,已启动太赫兹O-RU芯片研发。
结语
中国广电加入O-RAN联盟绝非简单的技术选型,而是以开放化之名行产业链重构之实:
• 短期,通过30%降本加速5G覆盖,争夺用户市场;
• 中期,培育国产O-RAN生态,打破华为/爱立信垄断;
• 长期,为6G时代“云化网络”奠定架构基础。
若广电能在2025年前实现O-RAN设备占比超50%,中国将继5G之后,在开放网络领域再次成为全球规则制定者。这场变革的深远影响,或将超过运营商竞争本身,重塑整个通信产业的权力结构。